从“青铜”到“王者”,企业数字化上分三大秘诀收好了!( 二 )

  • 企业数字化第四步——王者 。 从数字化生长出来的新路径或新业务 , 从生产环节 , 到生产者 , 到生产方法 , 到生产要素 , 到生产物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这些都是传统的企业经营方式无法企及的 。 它需要从企业管理、企业运营、企业决策等多方面进行根本性的数字化变革 , 这既需要一小撮能通过“加减乘除”和“统计分析”等基础数学知识去经营的事持续进行 , 也需要大多数必须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才能分析出来的结论作为支持 , 从而让企业管理、企业运营和企业决策更加数字化 。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传输、存储、算力、算法等基础技术的长足进步 。 没有这些技术的进步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都是空谈 。 这就实打实地进入了企业数字化的王者阶段 。 坦白讲 , 能达到这个水准的企业少之又少 , 简直是“此企只应天上有 , 人间能得几回闻”的节奏 。
  • 细心的同学会说:“咦 , 老杨 , 你说得一六八开的 , 那企业数字化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嗯 , 孺子可教也 , 没被我给带偏 。
    你搞清楚“数字化”和“企业数字化”的区别了吗?
    要搞清楚什么是“企业数字化” ,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数字化” 。
    “数字化”是通过计算机技术 , 将现实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与虚拟数字的表达连接起来 , 通过数据和算法进而推导出现实世界的深层次规律——各种靠常识和逻辑认知不到的规律 。
    那什么又是“企业数字化”?
    企业数字化就是将企业管理、运营和决策中的经验、方法用数字表达出来 , 再通过数据和算法重构企业的商业模式/服务模式 , 使得企业经营全过程可描述、可衡量、可追溯、可预测 , 实现企业的变革式成长 , 形成全新的核心竞争力 。
    企业数字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 它是把数据贯穿到整个企业经营的始终 , 以客户和资产为中心 , 以生产环节和生产者为基础 , 通过数字化管理成长为数字化运营 , 并达到数字化决策的这一过程 。 最终达到一切业务数据化 , 一切数据业务化的结果(见图1) 。
    从“青铜”到“王者”,企业数字化上分三大秘诀收好了!
    文章图片

    图1 企业数字化逻辑
    数字化管理:最容易忽略的部分
    数字化管理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 , 一来数字化管理练的是“内功” , 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往往没啥动力去做;二来数字化管理是个长期的过程 , 短期内很难看到成 绩 。 但从过往的数据看 , 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往往却在数字化管理上 , “修身齐家”之后才能“治国平天下” , 自己都还没弄明白谈何其他呢?
    数字化运营:最能产生效果的部分
    数字化运营是最能产生效果的部分:一来运营占据了整家企业日常工作的八成 , 如销售报表、销量预测、成本分析、转化率分析等环节 , 这些工作可以通过数字化系统来实现 , 而且比人力来做更加全面、科学和准确;二来只要在运营数字化上投入精力 , 一张报表 , 一条曲线都可以映射到生产环节中 , 并得到验证 , 效果会体现得非常好 。
    效果体现在又多又快的事情上 , 自然会是资源聚集的地方 。 因此 , 一时间营销管理、商品管理、库存管理、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平台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出现了 。 它们都在数字化运营上发力 , 也确实拿到了很“爆炸”的成绩 。
    数字化决策:最难的部分
    数字化决策是最难的部分 , 一来很多大的决策都是管理者那一瞬间的灵光乍现 , 没有逻辑可言 , 所以很难去把它数字化或公式化;二来大部分决策都依赖于很多影响因子 , 但这些影响因子的数据又很难收集到 , 而通过数据和算法推导出来的结论 , 又大多是不可解释的 , 而不可解释的结论又很难去让人下决策 , 更难去说服团队贯彻执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