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来了,对支付平台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新京智库

新年伊始 , 金融领域迎来一次重大技术升级 。
近日 , 数字人民币App(试点版)正式上线 , 已在苹果、华为、小米、vivo、OPPO等品牌手机应用商店上架 。
该App是面向个人用户开展试点的官方服务平台 , 提供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的开通与管理、数字人民币的兑换与流通服务 。
它的上线 , 标志着数字人民币的探索将步入发展新阶段 。
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不断扩大
根据央行最新的公开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10月22日 , 苏州、深圳、海南、上海等地 , 通过发放红包模式进行惠民补贴 。 在其推进下 , 已经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1.4亿个 , 企业钱包1000万个 , 有155万商户支持数字人民币钱包 , 累计交易笔数达到1.5亿笔 , 交易额接近620亿元 。
目前 ,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 覆盖了餐饮连锁、交通出行、购物消费等各个领域 。 随着越来越多的民生、消费、金融应用场景接入 , 数字人民币的交易规模有望得到极大提升 。
数字人民币来了,对支付平台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新京智库
文章图片

▲数字人民币App(试点版)正式上线 。 图/App Store截图
从地区上看 , 数字人民币已形成10个城市加1个会场的试点格局 。 2019年底 , 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相继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四地及北京冬奥会会场启动 。 2020年 , 又增加了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六个试点测试地区 。
不同于区块链虚拟币
从发行主体来看 , 数字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 是有国家信用背书、有法偿能力的法定货币 , 它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 , 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 , 与纸钞硬币等价 , 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 。
这是数字人民币与一般区块链虚拟币的最大不同之处 。
区块链虚拟币 , 本质上是一种商品 , 基于市场共识而成为一种资产 , 甚至在共识牢固的基础上 , 可能成为一种一般等价物 , 具有货币的特征 。 但区块链虚拟币不具有国家背书的信用 。
数字人民币与支付宝、微信钱包等支付系统也不同 。
当下的所有电子支付系统 , 实际上是一个电子记账、转账系统 。 各种电子支付系统里的钱 , 都对应真实的人民币 , 都真实地存放在银行的金库中 。
比如 , 甲先把钱存进银行 , 再充值到自己的电子支付系统钱包 , 然后在电子支付系统里把钱付给乙 。 电子支付系统对这些交易就会记上一笔 , 同时 , 通知银行 , 把对应的人民币从甲的账户转移到乙的账户 。
数字人民币来了,对支付平台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新京智库
文章图片

▲资料图 。 图/unsplash
数字人民币则不一样 , 它并不存在对应的纸币 , 它本身就是人民币存在的另一种形态 , 就跟纸币、硬币一样 , 只是它的形态是加密的数字信息 , 存在于数字空间 。
所以 , 数字人民币在电子支付时程序上更简单 , 不再有背后的转移过程 , 而是从一个人的数字人民币钱包 , 直接进入另一个人的数字人民币钱包 , 这就兼顾实物人民币和电子支付工具的优势 。
与已有的支付系统不存在对立
数字人民币与已有的电子支付系统 , 本身并不是对立的关系 。
作为与银行中存放的货币等同 , 数字化人民币也可以接入各大互联网平台的支付系统 , 从而出现在各种支付场景中 。
值得关注的是 , 大型互联网企业坐拥亿级用户和高频丰富的C端使用场景 , 数字人民币在消费场景的普及应用离不开互联网企业的支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