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路上,苹果没朋友( 二 )


据路透社报道 , 苹果已将其自动驾驶部门移交给AI高级主管John Giannandrea领导 , 继续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 目标是在2024年推出“Apple Car” , 并且该车有望使用苹果自研的突破性电池技术 。
此时 , 距离苹果启动泰坦计划已经过去了6年 。 这6年时间 , “蔚小理”推出了多款新车 , 并向年销10万辆大关逼近 , 特斯拉已触手可及百万年销量 。
对于苹果来说 , 再不入局就晚了 。
EVTank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长期发展展望(2030年)》中预测 , 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800万辆 。 展望2030年 ,EVTank预计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4000 万辆 , 渗透率将达到 50% 左右 , 届时90%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将是纯电动汽车 。
瑞银分析师帕特里克·汉默尔(Patrick Hummel)预计 , 未来几年特斯拉和大众将成为电动汽车领域最赚钱的车企 。 2025年特斯拉销量规模将达到230万辆 , 营业利润达200亿美元 。
百度和小米等科技巨头也正在厉兵秣马 , 百度与吉利联手打造的集度旗下首款车型预计2023年交付 , 小米也将首款车型的量产时间锁定在2024年上半年 。
苹果势必要加快造车进程 。
苹果没“朋友”
苹果的强大之处在于软件技术储备 。
据未来汽车日报不完全统计 , 从2015年至2021年 , 苹果共取得近200项与汽车有关的专利技术 , 包括自动驾驶、电池技术、无线充电等关键技术 。 同时苹果还研发出静音电动门、无方向盘或油门的汽车内饰、AR显示器、新一代激光雷达传感器以及球形轮胎等前瞻技术 。
此外 , 苹果还秘密设计了首款车型的外形 。

造车路上,苹果没朋友

文章图片
图3/3
苹果汽车设计图 来源:苹果官方
除了这些软件技术 , 在造车这件事上 , 苹果别无他物 。
“苹果造车的优势在于软件水平 , 硬件的生产制造能力 , 是苹果欠缺的 。 ”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苹果造车“徒有大脑 , 没有躯壳” 。
上述分析人士认为 , 苹果自建工厂的可能性不大 。 一方面自建工厂成本较高 , 时间太长 , 不利于苹果赶上“造车末班车”;另一方面 , 自建工厂要求苹果拥有把握汽车产品品控以及供应链能力 , 这恰恰是科技公司苹果所不擅长的 。
为了快速将自己的造车躯壳组装起来 , 苹果只得寻求与整车企业合作 。
2021年1月 , 韩媒IT新闻报道称 , 苹果与现代集团接触 , 打算在乔治亚州生产自动驾驶电动车 , 计划在2024年达到年产量10万辆 , 规划最终年产能为40万辆 。
现代汽车担心沦为苹果汽车的代工厂 , 从而损害自身品牌价值 , 双方的合作计划一度搁浅 。 路透社援引现代高管的说法称 , 现代汽车为如何推进这笔交易而感到烦恼 。 不久后 , 现代集团宣布与苹果停止合作 。
2021年10月 , 苹果再次就动力电池的供应与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展开谈判 。 由于后两者不同意在美建立电池工厂 , 并且为苹果公司组建合作开发团队 , 最终均拒绝了与苹果的合作 。
有接近比亚迪的内部人士告诉未来汽车日报 , 能够进入市值超3万亿的苹果产业链 , 可以给比亚迪带来丰厚的营收 。 “但需要在美国建厂的要求 , 比亚迪难以接受 。 一方面是因为比亚迪在美国建厂需要大笔的场地费用以及税收等支出;另一方面中美关系日渐紧张 , 比亚迪也不愿意淌这滩浑水 。 ”
苹果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 , 2020年苹果还曾经与一家零部件制造商就潜在的供应交易联系 。 由于一些问题 , 谈判最终戛然而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