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种“应激”反应要怎么办?

鳝种“应激”反应主要集中在鳝种进箱阶段 , 鳝种因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 或因气候、水温变化大 , 而产生“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主要表现在黄鳝上草 , 行动缓慢 , 拒食 , 体弱 , 免疫功能下降或消失 , 严重时死亡率高达90%以上 。这是目前黄鳝养殖中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 。

黄鳝种“应激”反应要怎么办?

文章插图
【黄鳝种“应激”反应要怎么办?】鳝种应激反应的防治方法
1、正确掌握鳝种进箱季节是预防黄鳝“应激”性疾病的最佳方法 。根据我们的试验 , 冬季是放养的最佳时节 , 因为此阶段正是成鳝起捕销售的旺季 , 苗种易购得 , 且水温低 , 细菌活力不强;其次是6月下旬至7月中旬 , 这一阶段鳝种通过了自然肥育 , 恢复了越冬期间的体质 , 苗种普遍比较健壮 , 而且天气变化不大 , 水温相对稳定 , 都在25℃以上 , 苗种进箱时也不会引起“应激”反应 。
2、合理选择鳝进箱时间是预防黄鳝“应激”性疾病的又一绝招 。我们在试验中 , 通过观察天气变化情况 , 选择连续2d以上晴天并保证鳝种进箱后有2d晴好天气的时间进箱 , 效果十分明显 。
黄鳝感冒发烧应激反应的防治?
黄鳝苗种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或者到达目的地后 , 如换水温差超过 3℃  , 就会引起感冒发烧;苗种投放网箱后 , 若遇天气骤变气温下降、落雨 , 又会导致黄鳝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 , 肌肉僵直 , 口吐鲜血 , 上草 , 抽筋打转 , 继而死亡 。死亡的黄鳝尸体沉入网箱底部 , 腐烂发臭 , 严重的影响黄鳝驯食 , 以致造成黄鳝久不开食 , 造成很大损失 。
目前 , 黄鳝的这一疾病已成为制约网箱养鳝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 也是养鳝渔民最为棘 手的难题 。笔者通过多年接触网箱养鳝生产实际 , 逐步找到了解决 这一难题的良方 。这就是使用植物抗毒C进行防治 , 其效果十分显著 。植物 抗毒c为lO00mL的瓶装液体 , 其主要成分为有机营养酸、黄氏甲甙、抗细菌病毒因子等 , 能有效提高黄鳝免疫功能 , 抗毒、抗应激 。对病毒引起的感冒有特效 。同时也可以改良水质 , 净化环境 。投种前1-2天 , 在池塘 网箱内外遍洒植物抗毒C , 可有效预防感冒发烧病 。用量为每亩 lm水深80一100mL;治疗感冒发烧病和应激反应用量为每亩1m水深150—200mL 。稀释后箱内外遍洒 , 连续三天 , 可有效控制症状 。然后再清除箱底腐烂黄鳝尸体及杂物 , 驯食工作即可继续进行 。
黄鳝苗能人工繁殖吗?
可以 。
繁殖池面积不宜太大 , 一般8~15m2 , 池深约70--90cm.水深20 em , 底层泥约30 cm 。在池内再建1个多孔圆形或多边形幼鳝保护池 , 孔洞用小网眼铁网与繁殖池隔开 , 水可自由流通 。幼鳝可以从网眼中进入保护池 , 而雄雌亲鳝则不能 , 从而达到保护幼鳝的目的 。
鳝种选择与投放
选种:人工养殖黄鳝 , 其种源可以购买 , 有条件的也可在自然界中捕捉 。黄鳝分为青灰和橙黄2种 , 橙黄色的生长速度快 , 经济效益高 。为了使产卵量多 , 受精率和出苗率高 , 苗种质量好 , 就必须挑选优良的亲鳝 。种鳝要求个体较大 , 达到性成熟时 , 体长应在13~14cm左右 , 无损伤 , 用钓钩捕捉的鳝种口腔和咽喉都有内伤 , 一般不用作鳝种.应选无病、规格整齐、大小均匀、活动力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体形肥大、健壮、繁殖力强、体色鲜艳、背部呈深黄并带有褐色斑纹的作鳝种 。最佳的鳝种体重每条25g以上 , 放养后成活率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