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国际的新技术与行业的“奇点时刻”( 二 )


3
布局全球专利 , 打造技术壁垒
掌握技术的制高点 , 是不是就可以安枕无忧 , 当然不够 。
要知道 , 前期凭硬核的技术战略一路打下天下 , 但因轻视专利战略 , 没有形成专利防火墙 , 最终遭致反杀 , 甚至大溃败的例子都不在少数 。
反观那些布局核心技术专利的企业 , 不仅可以一边躺赚高额授权费 , 另一边凭借专利诉讼伺机狙击对手 , 既能达到巩固自身地位震慑对手的目的 , 还能从中收获不菲的经济赔偿 。
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芯片巨头高通 , 凭借在2G/3G时代对于CDMA技术这一通信底层技术专利的垄断 , 不仅向手机厂商收取前置的授权费 , 还在出厂后按售价按比例(5%-10%)收取专利费 , 并被戏称为“高通税” 。 另外 , 高通还建了一个实力不亚于其研发团队的律师军团 , 在全球范围打专利官司 , 大额赔偿金几乎成为所有手机厂商的噩梦 。 尽管4G时代之后 , 高通的垄断地位在逐渐瓦解 , “高通税”有所下降 , 但依然不菲 。
近年来 , 全球专利战愈演愈烈 , 典型的像2018年中兴、华为先后遭遇的“生死劫”、“锁芯”之痛 , 背后的本质正是对于核心知识产权的争夺 。
所以 , 这几年解决“卡脖子”关键领域、“知识产权”成为政策文件提及最多的关键词 , 专利也愈发企业重视 。 例如华为每年不惜投入上千亿资金到研发中去 , 堪称国内专利崛起的样本 , 为的就是在核心技术层面不受制于人 。
思摩尔也深谙这一点 , 在争夺技术话语权的同时 , 也开始早早构建起保护壁垒 , 到目前为止 , 思摩尔在全球范围申请的专利已累计超过3300项 , 其中90%以上的专利都围绕“雾化的CPU”陶瓷雾化芯技术 , 基本上是做到了对于核心技术阵地的全面封锁 。
这意味着 , 但凡你要做陶瓷芯 , 思摩尔注定是一道你绕不过去的坎 。
4
思摩尔核心竞争力的A、B面
正如概率与赔率之于投资的一体两面 。 回顾思摩尔的发展历程 , 核心技术是其实现产品差异化竞争力的A面 , B面则是先进制造能力 , 成为其能迅速占领全球市场的关键 。
从现实情况看 , 这方面的“马太效应”愈发显著 , 头部企业尤其是长期深耕产业的专业化企业领导者地位稳固 。
目前 , 不论是从产品品类、市场份额 , 还是产能 , 思摩尔都是全球电子烟雾化设备领域绝对的领导者 。 其中产能的优势不仅仅是体现在规模领先 , 更体现在效率与质量上 , 即超越全行业的生产良率和产线自动化效率 。 即便是深耕精密制造数十年的比亚迪电子 , 产线速度也只能达到3600颗/小时 , 而思摩尔目前的自动化速度已经超过了7200颗/小时 , 并已规模化装配到英美烟草等核心客户 。
其实 , 电子雾化行业的先进制造能力考验的是背后的专业化支撑 。 专业化体现在于对于产品设计、工艺能力的深刻理解与积累 , 还有设计、配方、设备、工艺等都存在大量专利“墙” , 其大规模稳定出货以及未来可能的柔性化生产 , 都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 , 绝非简单一条产线的拼装那么简单 。 以思摩尔为例 , 其专业化自动化团队目前已经超过200人 , 专门服务产品设计和优化生产工艺 。
伴随牌照时代的来临 , 国内电子烟行业最容易赚钱的阶段显然已过去 , 未来更多要拼研发 , 也要拼生产制造 , 而思摩尔在这些方面的领先优势也决定其未来增长的α 。
5
监管逐步明朗 , 价值亟待重估
众所周知 , 电子烟行业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监管 。
其中 , 国内市场一直面临合法性的问题 , 担心“一刀切” , 但在11月26日国务院第750号令出来后 , 电子烟的监管主体和方向得以落实 , 市场一致认为这一最大风险已经解除 , 后续配套的监管细则也有望加快出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