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养殖高产新方法

一种早繁青虾高产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先用太湖青虾作为亲母本虾繁育,选好的虾在每年的2月中旬进温室大棚,从进棚第三天开始加温,每两天加1度,水温达到16℃青虾开始脱壳,水泥池育苗,4月上旬开始拉捕幼体,第一天把幼体放入自动排污育苗池,以后每天拉捕三网放一苗池;水温控制在28℃-30℃之间;苗池用微孔管增氧,注意脱壳时间,从发现脱壳开始,采取换水和中草药刺激法,使同一苗池的幼体在6小时内完成同步脱壳,给以后高产养殖奠定基础;23天后全变幼虾,下降水温与外池塘一致准备放苗;成虾池塘面积为5—8亩;看到虾脱壳时再用大蒜浸出液刺激,使其在12小时内全部脱完 。本发明具有成活率高,产量高的优点 。

青虾养殖高产新方法

文章插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生产技术,尤其是一种水产早繁高产养殖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年亩产大虾250斤以上,早繁青虾高产养殖方法 。
【背景技术】
目前,青虾养殖还是运用普通养殖和繁育,是靠天吃饭,每年5月份开始投放籽虾,繁育虾苗,到6月底7月初放苗,养到春节前后开始捕捞成品虾 。这种常规饲养有以下缺陷:产量低成品虾只占产量的30-50%,小幼虾多,亩产50-80公斤多少不等 。养殖周期短捕捞收获99%的养殖户都是靠投化学药物下笼捕捞成品虾 。常规饲养造成的原因是:养殖周期短从放苗到虾停吃饲料前后就4个月,来不及捕大留小,性早熟,1-2公分就产卵,繁育的小苗太多,互相残杀 。水温低难捕捞,目前还是下笼用药捕捞,对人体健康有危害 。因此,发明一种既不用化学药物,且能保证同期脱壳提高产量的安全无污染养殖方法是提高养殖户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 。
养殖青虾的注意事项
【青虾养殖高产新方法】第一节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1、 青虾又名河虾、弯转,属杂食性动物,偏食动物性饲料 。最适合生长水温为18~30℃ 。4℃以下进入越冬期,不蜕壳;10℃以上活动力加强,摄食量逐步增加 。喜欢栖息在水草丛生的缓流处 。夏秋季青虾在岸边浅水处寻食物和繁殖 。冬季则移到较深的水区越冬,很少摄食和活动 。水温18℃左右,性成熟青虾开始交配产卵,青虾的交配往往在临近产卵时才进行 。产卵期在4~9月,盛期为6~7月 。
2、 最大的雄虾体长可达9.6厘米,重12克,最大雌虾体长8厘米重7克左右 。青虾具背光性,白天隐伏在阴暗处,夜间出来活动 。生殖季节却一反常态,白天也会出来进行交配活动;投饲料时,白天也会出来争食 。青虾体长在3厘米以前,雌雄虾生长速度一样,3厘米以后,雄虾生长速度快于雌虾 。幼体1~3天蜕壳一次,幼虾7~11天蜕壳一次,成虾15~20天蜕壳一次,生命周期在15个月左右 。
第二节 池塘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虾池要求进排水方便,水源清新无污染,面积以5~8亩为宜,水深要求在0.8米以上 。池塘四周塘埂必须具有一定坡度,以供虾爬行和摄食,坡比以1:2.5~3为佳 。塘底淤泥越少越好 。
2、药物清塘:开虾池因底部有机质及病菌较少,如无泥鳅及龙虾等,则只要太阳光曝晒即可,如是老塘则必须采取药物清塘,清塘药物一般采用生石灰,用量为每亩每米水深用 150公斤,溶解后全池泼洒,清塘后一周,排出塘内陈水,抽进新水,进水时必须用60目以上纱绢过滤,以防敌害生物重新进入虾池 。
3、虾苗培育及放养:虾养殖一般采用专塘育苗,后再分塘养成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从外河虾中挑取抱卵虾,放入育苗池中,每亩苗池放种虾5~8公斤,可出苗30~50万尾 。苗池通过施有机肥及泼豆浆培育浮游生物供虾苗摄食,经一个月左右的培育,个体可长到1~2厘米,便可分塘进行成虾养殖 。成虾池放苗量视池塘条件和养殖水平而定,1米水深的池塘每亩可放虾苗5万尾,每增减20厘米水位同比增减1万尾虾苗放养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