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多喂些青绿饲料 。国内外的养鹅生产实践和试验都证明,母鹅饲喂青绿多汁饲料对提高母鹅的繁殖性能有良好影响 。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应于繁殖期多喂些青绿饲料 。
7、适宜的环境温度 。鹅的生理特点是:羽绒丰满,绒羽含量较多;皮下有脂肪而无皮脂腺,只有发达的尾脂 腺,散热困难,所以耐寒而不耐热,对高温反应敏感 。夏季天气温度高,鹅常停产,公鹅精子无活力 。在管理产蛋鹅的过程中,应注意环境温度,特别是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 。
8、适宜的光照时间 。光照时间的长短及强弱,对母鹅的繁殖力有较大的影响 。在适宜的环境温度条件下,给鹅增加光照可提高产蛋量 。采用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每日应不少于15小时,通常是16小时~17小时,一直维持到产蛋结束 。目前,许多母鹅的饲养大多采用开放式鹅舍、自然光照制度,光照时间不足对产蛋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为提高产蛋率,应补充光照,一般在开产前1个月开始较好,由少到多,直至达到适宜光照时间 。增加人工光照的时间分别安排在早上和晚上 。不同品种在不同季节所需光照不同,应当根据季节、地区、品种、自然光照和产蛋周龄,制定光照计划,按计划执行,不得随意调整 。
9、合理的通风换气 。产蛋期母鹅由于放牧减少,在鹅舍内生活时间较长,摄食和排泄量也很多,会使舍内空气污浊,氧气减少,既影响鹅体健康,又使产蛋下降 。为保持鹅舍内空气新鲜,除控制饲养密度(舍饲1.3只~1.6只/平方米,放牧条件下2只/平方米)、及时清除粪便、垫草外,还要经常打开门窗换气 。
二,母鹅饲养技术要点
1、育雏期(1~30日龄)
雏鹅初期应该舍饲,舍饲主要是喂给水、草粉和精饲料,按照精细加工、少喂勤添的原则进行 。一般要求是及时饮水、适时开食 。适时饮水利于卵黄的吸收,刺激食欲,促进胎粪排出 。水质要求清洁卫生,水温要求在25度左右 。葡萄糖或电解质,以避免暴饮引起的水中毒和营养不良;适时开食有利于补充能量,促进生长发育,刺激食欲,促进胎粪排出 。开食要在雏鹅第1次饮水后并表现有啄食行为时进行 。饲料最好是全价配合饲料 。
2、育成前期(30~90日龄)
这个阶段是鹅生长发育阶段,骨骼、肌肉、羽毛生长迅速,消化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逐渐增强 。针对这一特性,除加强放牧饲养以外,还要适当补饲一些玉米、稻谷、杂粮和糠麸、薯类等精粗饲料,同时加入1%的骨粉,2%的贝壳粉,0.3%的食盐等矿物质饲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使之能充分长好骨架 。
3、育成期(90日龄~性成熟)
此时期的鹅仍处于生长发育期与换羽期,性发育很快 。为了防止过早性成熟,采取先粗后精的办法,即以终日放牧为主,晚间补饲1次,但适当限制饲喂精饲料,以防止过肥影响产蛋和配种 。同时锻炼其耐粗饲能力,减低饲料成本,防止过早产蛋影响开产整齐度 。
4、成熟期(性成熟以后)
将母鹅分为三个阶段(即产蛋前期、产蛋期与停产期)进行饲养 。
产蛋前期适当增添精料,每天每只种鹅饲喂稻谷0.05~0.1千克,饼类0.05千克,并添加钙、磷等矿物质饲料,用水拌成半干湿状,日喂2~3次,还可将田螺壳、贝壳等压碎与砂砾拌合撒于鹅舍入口处和运动场,任其采食 。衡量日粮中补饲量和饲料搭配是否恰当,可根据鹅粪形状来判断,如鹅粪粗大而松散,轻轻一拨就可分为几段,说明精粗料和青饲料搭配合适;如鹅粪细小而硬实表明精料多了,这时则加长放牧时间,减少补饲次数 。但这时期仍要防止鹅长得过肥 。产蛋期要满足产蛋的营养需要,除放牧外,给鹅日喂3次补料,每次不低于100克,饲料中的稻谷与米糠比例为2︰1,并配以矿物质饲料如食盐、贝壳粉等 。同时选择平坦的优质牧地,不急赶和惊吓鹅群,风雨天气则停止放牧 。清明前后是鹅产卵高峰期,应加喂一次“夜餐”,并供给新鲜、卫生的饮水 。如果是舍饲则可应用全价配合饲料 。参考如下:玉米44%、稻糠25%、麸皮4.5%、豆饼12%、菜籽饼5%、棉仁饼3%、骨粉1%、贝壳粉5%、食盐0.2%、蛋氨酸0.1%、复合维生素1%、微量元素0.2%,一般情况下,母鹅每年产蛋55至60枚,以后就自行停产,开始换羽,种蛋即可准备入孵 。
- 羊的养殖技术与管理技术
-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
- 2022小龙虾养殖技术关键点有哪些?
- 微流水黄鳝养殖技术
- 玉米地可以养鹅吗?养殖技术那些?
- 2022小龙虾的养殖技术有哪些主流模式?
- 淡水小龙虾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 黑山羊养殖技术分别有哪些
- 蛋鸡苗价格是多少钱一只?养殖技术有哪些?
- 黄鳝养殖技术大全哪些才是最实用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