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泡沫渐破 “何为创新”成为 创投行业思考重点( 二 )
在天图投资合伙人李康林看来 , 上一波新消费的泡沫已经结束了 , 现在大家集体陷入了反思 。 整个市场陷入“流量逻辑出现问题后我们应该怎么办”的思维里 , 要重新去学习什么叫品牌 。
负责多项热门消费赛道品牌传播的航行公关负责人Zoe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行业目前最需要厘清的一个概念就是——消费品和互联科技公司是完全不一样的 , 目前看到有大量互联网大厂的人以及原本投资科技赛道的投资人进入到消费品行业 , 很多爆款、网红、流量的逻辑都是原来互联网创业的逻辑 , 补贴、福利、免费 , “羊毛出在猪身上” , 割完一茬韭菜找接盘侠这种事现在已经完全不行了 。 消费品做得好不好 , 时间稍微拉长一点就能看到结果 。 运气、资本的推动以及聪明的营销能在短期内(半年)打造出一个所谓的网红 , 但最终能不能成为一个受用户喜爱的消费品 , 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验证 , 包括产品、供应链、品控管理、包装设计以及品牌形象等 , 持续跟随时代迭代变化 , 才是核心价值 。
创投行业进入“拐点”
值得注意的是 , 除了热门的消费赛道之外 , 科技依旧是机构投资布局的重点 。
投中研究院数据显示 , 2019年爆发的新冠疫情让资本市场雪上加霜 , 2020年虽降幅有所减小但仍处于低谷 。 而2021年我国对于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私募基金稳健发展 , 为增加直接融资、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
2021年 , 共计3938家机构参与新设基金 , 其中超四成机构设立多只基金 , 两成左右机构设立基金3只及以上 。 设立多只基金的机构包括新鼎资本、红杉中国、临芯投资等 。
2022年1月26日 , 红杉中国宣布完成对红杉中国新基建股权投资基金的募集 , 基金募集获得包括博枫资产管理公司(Brookfield)在内的多家世界领先投资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 未来该新基建基金将聚焦助力数字经济、新能源和生命科学三大领域的基础建设 , 投资方向将主要涵盖新能源基础设施、高标准物流、冷库、数据中心、新经济产业园、高端制造厂房、生物医药产业园等 。
谈到对前沿技术的布局 , 高通全球副总裁、高通创投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沈劲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在构建万物智能互联世界的过程中 , 高通发现了15个关键的行业发展趋势 , 包括5G向企业网络扩展、汽车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汽车实现云连接、XR成为元宇宙终端平台等 。
一直关注硬科技赛道的海尔资本管理合伙人刘璐表示 , 十年前一个半导体研发项目市盈率超过十倍仍会被创投机构认为很贵 , 但现在类似项目市销率超过10倍大家都能接受了 , 这说明当下创投市场的投资主线与估值体系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
移动互联网红利的耗尽以及诸多机构涌入硬科技赛道的现状让细分赛道领域的竞争越发激烈 。 刘璐称 , 目前的行业内卷 , 一是表现在项目端竞争激烈 , 二是资金端争夺激烈 。
不过 , 虽然2021年的投资规模持续上扬 , 但国内创投市场在该年度内在政策环境、地缘政治、底层投资逻辑等多方面发生变化 。 诸多美元基金LP(出资人)均担心中国互联网模式是否走到了尾声 。
创世伙伴CCV创始合伙人周炜表示 , 在过去外界所看到的中国互联网时代中 , 每家国内平台企业都盯着国内市场开展竞争 , TikTok出境发展仅仅是偶然事件 , 但在当前 , 中国有大量硬科技公司投资项目 , 如机器人公司、AI公司、自动驾驶公司、科技医疗公司 , 都将目标设定在打造世界级企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