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红包营销”难替平时功夫

采访人员:李英锋
近年来 , 在春节期间下“红包雨”已成为一些头部平台企业的营销惯例 , 通过各种方式“抢红包”“分利是”则成了民众的“新年俗”“新娱乐” 。
企业拿出真金白银发红包 , 是有其逐利考量的 , 希望通过红包吸引用户注册、增强用户黏性、扩大产品覆盖范围、提升产品和企业品牌的影响力 , 增加企业的营销流量 。 可以说 , 企业的“红包雨”是一种多功能的广告营销 。
【企业“红包营销”难替平时功夫】从历年效果看 , 在“红包雨”的刺激下 , 短期内 , 撒钱企业的获客量、流量等营销指标确实会激增 , 但这种营销指标的稳定性、常态性却并不确定 。 往年 , 在春节“红包雨”结束后 , 不少用户会归于沉寂 , 甚至会注销 。 即便有一定比例的用户留了下来 , 但如果平台企业平时做得不到位、不够好 , 春节“红包雨”营销的常态转化率也有限 。
企业要争夺用户和流量 , 扩大影响力 , 关键还要把功夫下到春节红包之外 , 踏踏实实下好日常营销的“细雨” , 瞄准用户的需求 , 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 积极维护用户的权益 , 提升用户的体验 , 让用户得到常态的便利和实惠 。 尤其是购物类、消费类平台企业 , 更应恪守诚信底线和法律底线 , 注重保障商品、服务的质量 , 摒弃各种营销套路 , 给消费者营造诚信、透明、安全的消费环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