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大建筑领域:盖房机器人谁领风骚?】2021年12月28日 , 工信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 , 旨在加快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 “机器人+”应用已经走在路上 。
这是十四五总体规划之后 , 有关机器人产业在“十四五”期间的第一份正式顶层规划出台 。
《规划》明确了2025、2035年发展目标 , 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聚集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 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 , 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
大建筑领域亟待创新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 目前 , 中国建筑业总产值约26万亿元 , 即相当于GDP四分之一的体量 。
然而 , 传统建筑业正面临诸多制约 , 如落后的施工手段和方式、用工荒、工人老龄化、用工成本上升等 。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和数据统计 , 自2015年以来 , 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增长速度连年下滑并出现负增长情况 。 目前 , 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已经超过26% , 农民工群体老龄化趋势明显 。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 202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1.9亿 , 约占总人口的13.5% , 与2010年相比上升4.6% , 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不仅在中国 , 在世界范围内 , 也存在着建筑业的生产方式更新需求 。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 , 一项新报告表明 , 未来几年内 , 建筑行业将大力使用机器人以获得更高速、更高效率、更可靠的安全性和更高利润的成果 。
人工智能咨询公司Tractica称 , 建筑行业依靠人工劳动力发展了很长时间 , 是时候做出改变 。 该机构指出 , 最近一些公司采用机器人技术的举动 , 可以代表增长曲线的开始 。 他们预计到2025年 , 机器人取代人工的建筑工程价值将达到2.26亿美元 , 与2018年相比增加10倍 。
Tractica指出 , 全球范围的很多行业 , 生产力都取得飞跃发展 。 而建筑行业由于缺少技术进步 , 这些年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
博智林的三年
2018年7月 , 博智林建筑机器人公司成立 。 三年多来 , 博智林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建筑机器人、BIM数字化、新型工业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及应用 。
因作业环境恶劣、场景复杂、粉尘浓度对伺服识别干扰大 , 业界普遍认为建筑机器人研发的难度较大 。
截至2021年底 , 博智林在研建筑机器人46款 , 已有1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 。
在研的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基础共享技术覆盖了建筑机器人八大核心模块 , 多项技术填补了建筑机器人领域的空白 , 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控制器已批量应用 , 累计交付量近850件 。
截至2021年12月底 , 博智林已递交专利有效申请3468项 , 获授权1670项 。
碧桂园汕头金平:历史性一天
2021年12月30日 , 是历史性的一天 。
这一天 , 博智林在碧桂园汕头金平项目首次完成建筑机器人多机施工系统验收 , 向着智能建造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
汕头项目现场的施工管理大屏能够实时清晰地呈现8台施工机器人在不同作业面的施工情况 。 通过大屏 , 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控建筑机器人施工状态和作业位置、作业进度、物料用量等 , 施工进度的全局统筹十分便捷、高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