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过年,凭什么她就要被嘲过气( 四 )


归根结底 , 不过又是一顶自欺欺人的帽子 。
一到过年,凭什么她就要被嘲过气
文章图片

年轻一代的生活 , 就是这么魔幻 。
他们享受着时代红利 ,却又牺牲自由 , 以维持他人继续享受红利 。
他们痛恨自由被限制 , 却又主动内耗 , 默默加入自我压榨和剥削的行列 。
而等我们回过神来才发现——
原来时代的车轮碾过后 , 没有人全身而退 。
万物互联的时代 , 似乎每个人都深陷困境 。
无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 。
本该是“过”的日子 , 结果变成了“追” 。
追不上的人 , 愁 。
愁到不得不 , 付出加倍的时间和精力 。
上文提到的李阿姨 ,经历过无法在医院挂号的困难后 , 开始学习用手机线上预约 。
她把流程记在本子上 , 一步步对照操作 。
因为一个月才去一次医院 , 为了不让自己忘掉 , 还要时不时复习 。
一到过年,凭什么她就要被嘲过气
文章图片

但李阿姨还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高级知识分子 。
她这般的老人 学起来尚且如此辛苦 , 那没有这般水平的老人又当如何呢?
追上了的人 , 累 。
累到无力过生活 , 只是随着时间的车轮往前滚 。
伍尔芙说:如果你正在失去你的闲暇时光 , 小心!可能你正在失去你的灵魂 。
她姐这次回家 , 有个很明显的感受:
随着沟通和交通方式的成本越来越低 , 想念和团聚 , 开始失去原有的分量 。
我们不再有踏上归途时翘首企盼的心情 , 也不再有见面前夕郑重其事的准备 。
因为回家很方便 , 所以可以留到下一次 。
因为联系很简单 , 又何必急于这一时 。
那些错过的时光 , 是科技永远没有办法弥补的缺口 。
异化的节奏 , 带来的也注定是被异化的生活 。
科技和互联网 , 明明是时代进步的产物 。为什么到头来成了困住所有人的一张大网?
她姐想来想去 , 觉得或许是因为——
它只有制度 , 却没有温度 。
而缺少温度的科技 , 与暴力无异 。
它轻易地将我们的生活时间挤压、变形 , 要求我们倾其所有为它服务 。
但 , 人不应该成为工具 。
人是目的本身 。
人需要的是“生活” , 而现在连“活着”都快成了问题 , 这已是在向我们发出信号 。
一切并非无解的 。
社会学家罗萨提过 , 解决异化的方式 , 是追求充满共鸣的社会关系 。
主体和世界用各自的方式来与对方进行呼应 , 并在呼应的过程中两者始终保持自己的声音 , 不被对方占据、支配? 。
通俗点说就是——
社会要充分尊重而非强行干涉 , 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 。
对于老年人 。
具体到生活之中 , 那便是理解他们的不便 。
在线上生活全面铺开时 , 仍然为他们保留一扇线下的小窗 。
比如老人去快餐店 , 可不可以为他们提供人工点餐的服务?可不可以口头告知当日促销信息?可不可以接受现金支付?
一到过年,凭什么她就要被嘲过气
文章图片

在他们试图追上时代的时候 , 是不是可以多一些耐心 , 少一点嫌弃?
他们辛苦一生才有了如今的社会 , 以及我们今天的生活 , 不该在暮年之时遭受冷眼 。
而我们也终将老去 。
对于年轻人 。
能不能不要唯效率论、制造焦虑?能不能不要强制24小时待命、周末大小周?能不能让他们在生存的同时享有生活的尊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