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现状——中小企业实现转型智能制造的困境

目前 , 中国企业的智能化进程 , 形成“大型企业唱戏 , 中小型企业围观”的尴尬局面 。 大型企业有资本有实力 , 可以通过自研或是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 , 快速实现智能化升级 。 而中小型企业在智能化改造升级方面则迟缓很多 。 根据中投顾问发表的《2016-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 仅16%的企业进入智能制造应用阶段 。
为什么看起来很美的智能制造 , 无法在制造业中 , 尤其在中小企业中快速普及推广开呢?在企业服务管家看来 , 以下几个问题影响了中小型制造业的智能制造热情:
【行业现状——中小企业实现转型智能制造的困境】一、资金问题
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做智能化的升级改造 。 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制造方式停留在工业2.0及工业3.0阶段 , 智能制造则属于工业4.0阶段 , 从2.0、3.0跨越到4.0 , 意味着需要投入大大量的资金去做生产设备及运营流程的改造 。 整套一般的中小型企业是难以承担的 。
行业现状——中小企业实现转型智能制造的困境
文章图片
工业4.0看起来很美 , 但实现起来真贵
二、技术问题
中小企业一般专营与生产销售等业务领域 , 对于IT技术 , CT技术 , 物联网等相关技术领域缺乏人才储备和积累 。 智能化生产改造往往依赖第三方外包或者采购 。 采购的产品往往可能不适合自己当前的生产环境和业务场景 , 外包存在后续长期维护等问题 , 如果售后响应出问题 , 毕竟影响自己的核心生产 。
三、实用性问题
即使中小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 有足够的技术进行智能制造的改造升级 , 是否能带来足够的竞争优势还也很难说 。 根据统计 , 52%的企业其智能制造收入贡献率低于10% , 生产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更难以从批量化智能生产中获得足够的收益 。 对企业而言 , 在数字转型过程中 , 无论是5G、云计算、AI , 还是IT技术 , 归根到底是是要让这些技术结合自己的业务场景 , 带来企业价值的提升(提升收入 , 或者降低成本) 。 中小企业尤其需要在智能制造升级方面慎重行事 , 找到符合最终利益的方式 , 切忌盲目上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