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90后,正在经历资本市场的洗礼( 三 )



一批90后,正在经历资本市场的洗礼

文章图片
图2/2
▲一名年轻人在研究基金产品 新华社采访人员 刘慧 摄
从抄作业到专属秘籍:风险意识深入人心
1993年出生 , 28岁的李婷已有近6年的投资经验 , 投资领域涉及银行理财、基金、股票 , 这些投资占到她所有积蓄的6成左右 。
李婷是较早开始投资理财的 , 一是因为她工作开始挣钱了 , 理财就成了刚需;二是因为受家人影响 , 家人炒股特别是打新股 , 一度赚了不少钱 , 自己也就受到影响加入了投资者大军 。
至于是否赚到钱了 , 她坦言 , 就在上周总体还是微亏 , 但因为最近几天买的热门题材股票大涨 , 这周又处于了小赚状态 。
李婷说 , 自己属于较为理性的投资者 , 她非常注重分散风险 , 银行理财、基金、股票投资金额大致是四三三的比例 。 在她看来 , 理财赚的是基本稳定无风险的收益 , 基金因为本质上是委托专业人士操作 , 有一定的风险 , 但还相对可控;而股票风险较大 , 但是风险与收益成正比 , 说不定可以博一把几个板的涨停 , 或者新股中签大赚一笔 。
在市场中历练了6年 , 李婷被市场教育 , 风险意识深入内心 , 理财方式和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 最开始只会“抄作业” , 家人和朋友推荐啥就买啥 , 同时风险承受能力也很弱 , 很害怕风险 。 随着投资经验的增加 , 她不断学习 , 还总结了个人专属的“投资秘籍” , 选择基金的八大关键点 , 比如看基金公司 , 看基金经理稳定性、投资风格 , 研究基金持仓等等 。 持仓基金跌得较狠的时候 , 即便准备长期持有 , 也会分析其下跌的逻辑 , 想象以后如何操作 。
在李婷看来 , 投资理财之于90后甚至更年轻一代 , 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搞钱”的方式 , 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交需要 。
她周围的同龄人 , 几乎没有不涉及任何投资理财的 , 大家工作后甚至上学期间就开始炒股、买基 , 甚至炒币、炒鞋、炒盲盒 。 交流投资心得、互相推荐投资产品 , 赚了一起嗨 , 赔了一起“哭” , 成了大家平时交流必不可少的话题 。
一些年轻人之所以这么热衷于投资理财 , 李婷认为 , 一方面是他们成长起来的时代恰恰是移动互联网和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 大家动动手指就可以10元起投基金 , 网上刷脸开户就可以买股票 , 周围的人都在搞钱 , 最能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当然更为积极;另一方面 , 财富保值增值、让钱跑赢通胀、赚取“睡后收入”的这些观念受到年轻人追捧 , 于是90后就成了“花钱猛 , 搞钱也猛”的那批人 。
(应采访者要求 , 文中名字均为化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