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电商关键词及电商趋势分析( 二 )


我跟加之不一样的观点在于,首先,我不觉得消费者有极其个性化的需求和可行性 。
先讲可行性,比如我想定制一件大衣,想想很美好,但我毕竟不专业,可能最后我只有一个愿望,希望这件大衣已经定好了板式,我只要决定它的领子、袖口等元素,又变回刚才我们讲的内容了,这是代表大众的消费 。
其次,现在的个性化也可以叫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原来一个大爆款能满足一万人的需求,但85后、90后进入主力消费人群,可能觉得一万个人需要九千种需求 。
爆款的概念变成了个性化的概念,但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 。人以群分的意思就是每一群人追求的东西可能类似的 。所以,如果大家都想要的东西能够聚起来,那么对供应链的改造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它仍然是生产适合一群人的东西,而不是每样东西都只生产一件 。
未来的工厂和企业将怎样支撑这样强大的供应链?
加之:数据将变得十分重要 。未来的个性化不是为了特意跟别人做区分,而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必要跟别人比,要的是我自己需要的东西 。工厂、企业可以通过消费行为、购买经历获得数据分析出来这群人的特点,能降低定制成本、提升定制速度 。
淘宝上的小卖家还有没有机会?
加之:有的 。电商还不是一个夕阳产业,虽然现在很多线下大型制造企业上线了,但未来的趋势却是细分市场和内容运营,这跟卖家的大小没有关系,完全看其自身选择的路径、市场、行业以及所做的事情 。所以对于中小卖家来讲,是否找到擅长的细分市场,了解目标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服务,这才是真正决定未来能否发展好的因素 。
譬如食品对很多人来讲是个性化需求,不同人喜欢不同类型的食品,还跟消费场景有关系 。商家可以考虑,在提供零食的同时是否能提供附加的东西,譬如小玩具或者小零件等,要用心地体会消费者在吃零食时的场景化需求 。
朝歌:我一直喜欢做跟中小卖家有关的市场 。现在的“中国质造”2015年4月才诞生,前半年几乎都没有中型卖家,全是小卖家,但经过半年的成长,已经有卖家成为类目的前几名 。他们拥有绝对的供应链优势,款越多,质量更好,销售服务也能做上去 。
全球购的卖家他们基本都是夫妻开店,有留学生、空姐,库存非常浅,一样货只备三四件,甚至负库存,等到买家要货才去买 。在2015年下半年的几场大促后,一些全球购卖家也脱颖而出,甚至在部分类目能占据Top10 。
总之,中小卖家可能在爆款、店铺信用上没有优势,但内容能否做得更好一些,选择的商品能否更细分一些,才能去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 。
根据你们的长期经验,什么样的中小店铺能够留下来?
加之:最初在淘宝起步阶段成功的卖家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特征,创业人往往之前经历过广告公司或其他营销相关的公司,在市场发展初期阶段,可能懂广告学、懂营销学的人会更有优势,懂基础的营销概念他跑得就比别人快 。
而到了现在这个阶段,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本质上差异不大,关键就看谁懂得运营,看谁能讲出比别人更好听的故事,提供更好的服务 。以往的粗暴打折等方式手段就没那么有用了 。
你看现在的网红,他们也是有颜值、有内容的,这样别人才愿意follow他 。
那些发展特别好的网红跟一般的帅哥美女有什么区别?
朝歌:区隔就是一个不变的真理:每个人是一个平台 。我们先不说网红,就拿淘宝每一个卖家来说,如果你经常购买,都能捕捉到这个卖家给你的记忆点和卖点,如果你想不起一个卖家,自然就不会再回去购买了 。对身边朋友也是一个道理,你想到一个名字,脑海中也会出现一个定位,这个人是张扬的、谦虚的、口才很好、默默无闻……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品牌” 。品牌就是差异化,我能够想到这个品牌最核心的点就是它塑造成功的差异化 。所以我们的店铺、网红都有自己的品牌,清楚自己的差异性在哪里,让用户觉得他们就是卖XX商品最好的商家 。差异化、调性越明显,就会生存得越久越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