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粵語和廣州粵語, 到底有什么不一樣?( 三 )
無奈之下 , 香港只好向菲律賓、印尼、泰國引入大量的菲傭、印傭、泰傭 , 結果很多香港的小孩出生后學到的第一種語言竟然是菲律賓語、印尼語、泰國語!于是粵語懶音現象在八十年代再次廣泛出現 。
廣州風貌
這時一個非常重要而具爭議性的人物出現了——他就是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何文匯”!他認為標準的粵語發音應該是嚴格按照北宋初年的《廣韻》的音!例如“構、購”兩字應該讀為“救”音 , 而不是“扣”音;“塑”字應該讀為“素”音 , 而不是“索”音;“糾”字應該讀為“九”音 , 而不是“斗”音等等 。
于是他藉著香港政府推行的“粵語正音運動”而從八十年代末開始制作了一系列的電臺、電視節目 , 推廣他的復古漢語 , 并成功讓香港的中、小學語文教材的發音更改為《廣韻》的音 。 結果粵語產生了兩大流派 , 一派是廣州話為代表的現代粵語 , 一派就是復古粵語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