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轻量化 谁是最终赢家?( 二 )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 谁是最终赢家?

文章图片
图4/11

轻量化进程中 , 单车用铝量将从2020年的190KG , 提升至2025年的259KG , 2030年达到350KG 。
广阔的前景吸引了多家企业进驻 ,立中集团是我国最大的中间合金生产企业之一 ,业务涉及中间合金新材料、铸造铝合金及铝合金车轮 , 是业内唯一一家拥有熔炼设备、再生铸造铝合金、功能中间合金、车轮模具、车轮设计生产以及数字信息化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的公司 。
公司在三大细分领域均为行业顶尖 , 中间合金产能 (7万吨/年) 问鼎全球;再生铸造铝合金 (120万吨/年) 位居国内首位;铝合金车轮年出产量为1845万只 , 排在国内第二 。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 谁是最终赢家?

文章图片
图5/11

作为公司利润大头 , 新能源车轮毂在2020年的收入增速高达52.32% , 销量达到43.72万只 。
开源证券认为 , 随着铝合金车轮渗透率的提升 , 未来5年 , 铝合金车轮总需求将由1.66亿只提升至2.39亿只 。 考虑到 当前立中的车轮销量中新能车占据不到4% ,受益于强劲的下游需求 , 具备较强的业绩弹性 。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 谁是最终赢家?

文章图片
图6/11

除了扩产夯实行业地位外 , 立中集团还将向上游延伸, 拟投建14.5万吨锂电新材料 , 其中包括1.8万吨六氟磷酸锂 。 而中间合金的原料之一就是六氟磷酸锂的辅料 。 “铝合金+锂电材料” , 未来公司将形成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
2021前三季度 , 立中集团实现营收131.04亿元 , 归母净利润3.37亿元 , 同比分别增长44.77%和15.90% 。
在2021年铝价、硅等原材料大幅上涨的背景下 , 立中集团业绩依然快速增长 , 显示出较强的成本和管理控制力 。
2022年 , 上游材料价格触顶 , 公司盈利将继续回升 。 产业链协同 , 多元化布局 , 有望再造一个新立中 。
02 镁合金 , 弹性最大
轻量化材料中 , 镁合金的用量虽不及铝合金 , 但增量弹性最大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提出 , 新能源汽车单车用镁量将从2020年的15kg增长至2030年的45kg ,增幅高达2倍 , 显示出镁合金的增量价值 。
不仅密度最低 , 还更有利于压铸成型 , 而且稳定性更强 , 镁合金在汽车轻量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中国产业信息网预测 , 2020、2025、2030年车用镁合金需求将呈现跃进式增长态势 , 分别达到45、82.3、171.8万吨 , 未来十年的增幅接近3倍 。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 谁是最终赢家?

文章图片
图7/11

凭借在全球市场超35%的市占率 , 云海金属是国内最大的镁合金生产商 。同时 , 公司也发力铝合金产品 , 挤压型铝材产品已向特斯拉、宁德时代供货 。
公司公告预计2020全年净利润为5亿元-5.8亿元 , 增长幅度为1.05倍至1.38倍 , 远超机构预测的73.59% 。
相比竞争对手 , 云海金属镁合金拥有从开采、冶炼、熔炼、加工铸造到金属再回收的完整产业链; 而且宝钢金属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 宝钢 金属高级副总裁李长春目前任云海金属总经理 。
和宝钢的资源互动 , 以及全产业链布局 , 让公司镁合金生产成本比“友商”低了12% 。
在原有10万吨原镁和18万吨镁合金的年产能基础上 , 云海金属不断扩产 , 继续提升市占率 。 一方面 , 和宝钢等成立合资公司 , 上马30万吨高性能镁基轻合金、15万吨镁合金深加工项目;另一方面 , 通过收购天津六合镁制品 , 完成搭建新的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基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