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家生鲜电商为什么能盈利的只有1%( 二 )


O2O模式与生鲜市场存在着先天的契合性:生鲜作为日常快消品 , 与家庭联系极为紧密 , 用户对生鲜的现实体验显得非常重要;生活快节奏和工作的繁忙 , 使得用户对线下提取的灵活性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
O2O既有线上选择和支付的便捷性 , 又有线下体验和提取的灵活性 , 能成为国内生鲜市场的一种主要商业模式就不足为奇了 。O2O模式显然也有不足 , 如上表所分析的那样 , 物流、仓储和供应链管理是其短板 , 另外 , 强调便捷和体验 , 而对自身定位和市场需求不明晰 , 是O2O生鲜电商通常会有的毛病 。
C2B , C2B即customer to business , 消费者对商家 。C2B更接近于订单农业 , 消费者先提出需求 , 商家根据需求生产 。C2B模式能促进冷链资源整合 , 在降低成本上作用明显 。然而生鲜产品规格复杂多样 , 生鲜产品难以大规模快速生产 , 让C2B难以在生鲜电商市场大展拳脚 。
O2C , O2C可为Office to Customer , 即商家为消费者进行专人定制服务 。O2C模式在营养套餐、情侣套餐等有特殊需求服务上很有吸引力 , 作为补充它会是一种好模式 。
F2C , F2C即Factory to customer , 农场对消费者 。农场通过PC、手机等终端网络直接提供商品的一种直销形式 。F2C目前在中国难以取得广泛成功 , 因为国内的农场稀少 , 还远没有形成规模 。F2C的高门槛 , 让其只能作为一种日后发展方向 。
C2F , C2F即customer to Factory , 消费者对农场 , 即所谓的订单农业 , 消费者通过网络向农场定制个性化产品 。
同上 , 国内农场的稀少让其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
B2C2C , 基于微信传播的Business to Customer异变 , 即企业将商品销售给用户 , 再由用户梯次传播扩散的病毒式营销模式 , 用户既是消费者 , 又是合作者和获利者 。这种模式最开始是由万味林生鲜网创始人魏松提出来的 , 即以微信为载体 , 将三级分销制度导入到生鲜电商行业当中 。
B2C2C模式将关注点由物(产品)转向人(消费者) , 在保证产品的质量与服务的前提下 , 商家更关注将消费者聚合在一起 , 双方互利共赢、良性发展 。
这是实际上是一种网络类直销活动 , 好处是能快速聚集起大量的忠诚用户 , 难点在于要做好产品和服务 , 否则难以取信于人 , 给人以类传销的恐慌 , 影响商家信誉 。这实际上更应该是一种手段而非模式 , 但因为其前景的诱人而将其列入进来 。
在实际的运营当中 , 只用一种模式来经营的生鲜电商很少 , 更多的是多种模式结合使用 。这也意味着 , 复合模式的运用将成为生鲜电商未来的最佳选择 。
比如说社区生鲜O2O , 天猫、京东 , 以及顺风优选等垂直电商都有涉及 , 与此同时 , 天猫、1号店等生鲜电商又在C2B模式中不断试水 。一个原因是单一的模式不能满足生鲜电商在多样化的生鲜市场中不断拓展 , 另一个原因是目前的模式都不是非常成熟 , 需要不断调整或融合 。
哪些模式组合可能会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呢?
O2O+C2B
O2O模式和C2B模式具有良好的互补性 , O2O虽然强调线下体验 , 但在实际操作中消费者对商家的渠道和供应链会有信任问题 , 而C2B模式强调渠道和供应链透明 , 恰好能弥补O2O模式的一些不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