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贷法规出台了? 网贷监管新政来了

去年8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公布,但关于网贷资金存管和备案的细则始终未有定音 。
近日,随着银监会正式下发《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以下简称为《指引》),网贷行业风险高发的资金存管标准终于得以明确 。
《指引》明确了委托人、存管人各自的职责,新政之下,网贷平台、商业银行均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

最新网贷法规出台了? 网贷监管新政来了

文章插图
超九成平台面临大考
根据网贷之家及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2月23日,已有33家银行布局网贷资金存管业务,209家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仅占正常运营平台的8.75%左右;这其中,真正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并对接上线的平台则只有118家,约占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4.94% 。
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大部分网贷机构未实施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客户投资、还款的资金通过平台开立的银行账户、平台法人账户或其他内部人账户进行流转,有的机构还存在将大量标的归集到少数借款人账户名下的情况 。此外,还有部分网贷机构选择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资金存管业务,在账户设置、资金监管等方面,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第三方资金存管 。
根据《指引》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作为委托人,委托存管人开展资金存管的前置要求包括:(1)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包括经营范围明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2)完成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3)获得相应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前没有出台监管规定时,网贷平台都不知道到底是先做资金存管,还是先备案 。《指引》的发布,明确了资金存管、各项业务资质、备案登记的时间顺序,即平台首先必须通过有关部门审核,获得各项业务许可,再通过所在地金融办备案,全部通过后,才能在银行进行资金存管 。
如此一来,网贷平台资金存管的准入门槛又提高了一层,部分平台可能会因为上述各种问题被挡在门外,最终无法进行资金存管 。近日,有消息曝出网贷机构备案后需领取专门的电信业务许可证,并非此前热议的ICP或EDI证(注:ICP 证是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准入证;EDI对应的“电子数据交换”,是属于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中的一种业务 。) 。
新浪科技了解到,目前行业内已有部分网贷平台申请了包括了ICP、EDI证在内的电信业务许可证 。但媒体从权威人士处获悉,不能将网贷平台重新申请的“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许可证等同于EDI证 。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金融办备案审核,每一个程序都是一道关口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称,很可能在电信业务许可证这一关上,就被挡在门外 。
除此之外,即便完成了资金存管,也不代表网贷平台可以高枕无忧 。“银行存管未来会成为合规平台的标配,但银行存管只能杜绝平台“自融”“资金池”等问题,无法弥补风控能力和经营能力的不足,所以即使完成合规的存管,也不代表平台一定能健康长久地发展下去 。”易通贷CEO康如是说 。
【最新网贷法规出台了? 网贷监管新政来了】存管银行既不担保也不担责
《指引》商业银行的“存管人”角色有着明确定性,表示其不对网络借贷交易行为提供保证或担保,不承担借贷违约责任 。在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中,除必要的披露及监管要求外,委托人不得用“存管人”做营销宣传 。
与之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指引》对存管资金账户提出明确要求;一家平台只能委托一家存管机构,即委托人开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应指定唯一一家存管人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多头存管被叫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