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内采用的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技术和大规模监测的智能测温仪 , 更成为防疫“杀手锏” 。
扮靓街景
冬奥会开幕正值春节假期 , 年味儿十足的冬奥城市景观已经正式亮相 。
在复兴路与西翠路交叉路口西北角 , 一座以拼搏的冰球运动员为主题的地景雕塑拔地而起 , 吸引路人拍照留影 。 这座雕塑由2万多块旧木块组成 , 是国内单体体量最大的利用园林废弃物等材料拼接而成的冬奥雕塑景观 , 展现了冰球运动员努力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 。
【全要素打造冬奥外围硬核保障】五棵松场馆周边道路及南广场防疫帐篷、票检帐篷、现场指挥部、应急指挥室早早挂上了中国结、红灯笼、灯带 , 铺设红地毯 , 营造“双奥之城”文明、祥和、热烈的中国文化氛围 。 仅在海淀区 , 就围绕田村山、首都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中关村广场等区域共19处点位开展景观布置 , 打造群众身边的冬奥节日氛围 。
升级的不只是节庆的“彩妆” , 更有实打实的“颜值”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海淀区运行保障指挥部首都体育馆场馆群外围保障组副组长、北下关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凌志告诉采访人员 , 他们围绕首都体育馆场馆群开展环境建设项目 , 实施南长河环境提升工程和五塔寺路改造工程 。
通过平整场地、铺装园道、完善慢行系统 , 场馆周边实现了路、水、绿三线融合;通过架设桥梁 , 串联南北两个场馆 , 实现南长河首体段730米河道全线双侧慢行系统贯通;而绿化补植、拓宽步道、电力设施改移、冬奥元素装饰等环境提升手段 , 更让五塔寺路从曾经破旧不堪、污水横流的背街小巷摇身一变成为景致宜人、亲水亲绿的冬奥元素景观路 。
如今 , 一些场馆周边栽植的腊梅、红梅、美人梅、杏梅已到花期 。 梅花表现了中华民族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坚强独立的高贵品格 。 这一抹沁人心脾的梅香 , 将伴随赛场上冬奥之花最美绽放 。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杨学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