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怎么打出来的?揭秘鸟巢焰火燃放( 二 )


此外 , 迎客松特效烟花的布置点位 , 在鸟巢上的覆盖面达200米左右 。 但鸟巢顶上钢梁纵横交错 , 阻碍了其在地面燃放时的完整直线 。 针对这一难题 , 团队重新研发出了可转动、调节角度的卡具 , 使迎客松的在鸟巢钢梁上的布点形成基本的水平面 , 确保迎客松的完美成型 。
“立春”是怎么打出来的?揭秘鸟巢焰火燃放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spring”的“春” , 也来之不易 。 它的燃放效果总覆盖面达150-200米 。 发射装置的定型、药物效果的燃烧速度、发射垂直度以及亮珠新体效果结合熄灭整齐度 , 都会影响英文字母的最终呈现 。
“每一管花束的高度、偏斜度 , 都要做到基本一致 , 亮珠要齐接火、齐收尾 , 发射垂直度要做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 才能减少北京冬天的大风和寒冷气候对燃放效果的影响 。 ”钟自奇说 。
“立春”是怎么打出来的?揭秘鸟巢焰火燃放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在北京湖景东路的礼花弹阵地上 , 礼花弹爆炸形成的“漫天雪花” 和“冰立方”在这安家 。
“漫天雪花”是团队新研发的礼花弹产品 , 用白色亮珠 , 将礼花弹燃放后的效果模拟出雪花飘洒的场景 , 点亮“冬”的主题 。
“冰立方”则需要蓝白色的烟花在高空炸裂出冰的轮廓 。 为了让冰立方的造型在猛烈的爆炸之下不变形 , 研发团队利用弱炮 , 使产品在30-40米的高空形成最终燃放效果 。 在保证高度又保证效果的同时 , 让冰立方在鸟巢上空熠熠生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