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TWS耳机推荐 索尼WF-1000XM4感受降噪音质天花板( 二 )


说实在的 , 公式化的数据虽然重要 , 但所有的一切都应该建筑在实际聆听和使用中 , 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 毫无意义 。
不过在面对重度中低频噪音时 , 比如地铁、公交报站和人声交谈时 , WF-1000XM4还是没有办法完全解决那种类似“嗡嗡嗡”的声音(但其实已经处理的很细碎了) 。 但说实话 , 再加入V1芯片后 , WF-1000XM4在信号处理和降噪上也确实厉害 , 拿我日常通勤的使用来说 , 不管是在地铁这种嘈杂的环境中 , 还是室外和开着热空调轰隆作响的房间 , 甚至车水马龙的大马路上 , 一旦开启降噪 , 音量基本可以从70%下调到30-40%之间 。 用一句话形容就是 , 所有的噪音似乎被瞬间推离了耳边 。
年度TWS耳机推荐 索尼WF-1000XM4感受降噪音质天花板
文章图片

年度TWS耳机推荐 索尼WF-1000XM4感受降噪音质天花板
文章图片

其暴力的来回切换环境声和降噪模式 。 说实在的 , 在几乎感受不到讨人厌的耳压后 , 我必须要再给WF-1000XM4加上十分 。
事实上 , WF-1000XM4的主动降噪已经很出色 , 但我没想到的是 , WF-1000XM4的被动降噪依然能打 , 考虑到主动降噪虽然及时进行了反向噪音抑制 , 但还是会有一些高频噪音遗漏 , 那么“物理降噪”(被动降噪)的存在还是十分重要的 。 其实上手的第一天我就注意到WF-1000XM4随机附赠的海绵耳套 , 其弹性触感类似海绵哥套和C套 , 在紧密贴合耳道后要比一般的硅胶套更为舒适 。 写到这儿 , 我突然想起索尼买耳机送耳套的玩笑话 。 在玩笑声音的背后 , 是索尼在这种细节上的细腻打磨 , 是多少厂商迎头也未必能赶上的 。 而且最重要的是 , 在经过反复测试后 , 这种耳套的加持也让WF-1000XM4不会发生漏音的情况 。
年度TWS耳机推荐 索尼WF-1000XM4感受降噪音质天花板
文章图片

年度TWS耳机推荐 索尼WF-1000XM4感受降噪音质天花板
文章图片

可再好的降噪能力 , 佩戴感无就是拉胯 , 你找再多托词也没用 。 巧了么不是 , 我这天生的小耳道简直就是为挑剔而生的 。 其实针对目前市面真无线的佩戴设计 , 无非是几种 , 一是类似BOSE这样用鲨鱼鳍固定腔体的 , 二是类似AirPods Pro这样将腔体做小带来牢靠性的 , 三就是类似索尼这样在对耳廓进行研究后带来人体工学设计的 。
WF-1000XM4显然是采用了第三种方案 , 塞子本体相对前作还是进行了改良 , 这也保证了它可以适用于大多数的耳廓和耳道 , 包括像我这种极挑耳机造型的小耳道 。 不过 , 虽然相对脑插U盘在外形上要好上不少 , 在佩戴感上也有着明显提升 , 但我觉得要是面对稍微剧烈一些的奔跑和走动 , 在不选对海绵耳套的前提下 , 腔体还是会有外坠的风险 。 所以 , 在佩戴前最好先捏一捏耳塞 , 再戴进耳朵里 , 戴进去之后还可以上下旋转拧一拧 , 让耳机在耳道里慢慢膨胀 , 这样耳机与耳道的适配度会更高 。 总的来说 , 整体佩戴还算舒适 , 而且在旋转契合后 , 卡满耳廓后的耳机掉落可能性也变得更小 。 (这么大的腔体应该也是考虑到了芯片的问题)
年度TWS耳机推荐 索尼WF-1000XM4感受降噪音质天花板
文章图片

年度TWS耳机推荐 索尼WF-1000XM4感受降噪音质天花板
文章图片

满血的LADC蓝牙传输让WF-1000XM4变得更“彪悍” , 也意味拥有这款真无线耳机就可以聆听更高规格的音乐 。 在搭配6mm动圈单元和集成DAC的V1芯片后 , WF-1000XM4呈现的信息量无疑令人振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