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孩子患上“分离焦虑症”

首先我们来简单谈下道别时,孩子哭闹怎么办?
第一,孩子之所以在父母道别时哭闹不放,通常是因为正常的分离焦虑 。这一般会出现在 8 个月以上的孩子,并会在孩子 18 个月左右的时候逐渐改善 。
第二,父母不应该偷偷地溜走,因为这样会增加分离焦虑的频率和后果 。
第三,父母要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提前一段时间让孩子认识新的照顾者;提前给孩子准备可以联想到父母的东西,比如安抚巾、玩具或者发绳;提前告诉孩子即将发生的事情,给孩子建立心理准备和仪式感等等 。
第四,在道别时,给孩子一个真心的拥抱,然后做个短暂的道别后马上离开,同时让其他照顾者安抚或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最后,父母千万不要被孩子的哭闹“引诱”回来 。
有一位妈妈还分享了《魔法亲亲》这本绘本和在现实生活中是怎么应用的 。这是一本能够帮助孩子缓解分离焦虑的绘本,不过与孩子亲子阅读的时候千万不要抱着过多的期待,千万不要以功利性的想法来使用这本绘本,因为这样做你肯定会失望!

警惕孩子患上“分离焦虑症”

文章插图
在这里我还要补充一句,如果父母每一次与孩子分离的时候,即使是短暂的分离都与孩子告别,孩子就能更加懂得父母走开后一定会回来的道理,继而更容易接受未来的分离 。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哭闹是正常的,那什么时候孩子的分离焦虑是不正常的呢?
其实,答案可以简单地概括成一句话:当分离焦虑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社交或成长的时候,就是不正常的 。
这意味着,如果孩子总是要求爸爸妈妈在自己身边,或者爸爸妈妈不在的情况下坚决不愿意睡觉,或者经常不肯参加与其他人互动的集体活动,或者总是很害怕爸爸妈妈会发生意外,甚至总是会做一些有关爸爸妈妈与自己分离的梦,这样的情况就比单纯的分离焦虑更严重了 。
警惕孩子患上“分离焦虑症”

文章插图
如果类似于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至少 4 个星期了,在医学上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分离焦虑了,这叫做“分离焦虑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了 。
有一些爸爸妈妈,甚至一些育儿大 V 会认为,孩子的这种焦虑是正常的成长阶段中的表现 。很多人会认为,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些情况都会自然地改善的 。
持有这种观念是非常危险的!实际上,这是把“分离焦虑”与“分离焦虑症”混为一谈了 。其实,分离焦虑症不仅仅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在未来更可能会患有抽动障碍(tic disorder)和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
所以,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的分离焦虑有点过度了,就应该注意这个情况了 。
二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做才好呢?
【警惕孩子患上“分离焦虑症”】如果孩子的分离焦虑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社交了,父母应该及时地跟孩子一起去医院来检查、确诊并治疗 。
之所以要一起去医院,不仅仅是因为孩子还小,其实主要是因为,父母自己无意间也会表现出焦虑 。很多时候,孩子的焦虑会被父母自己的焦虑而强化,所以如果被确诊了,父母除了应该按照上一篇文章中的内容做出分离前的准备和分离时的“快准狠”,父母和孩子还都需要一起接受“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
警惕孩子患上“分离焦虑症”

文章插图
这是一个让父母和孩子都认识到焦虑的感觉是什么,并懂得怎么去缓解的治疗过程 。如果孩子还没有满 7 岁,整个治疗过程其实是针对父母的,因为孩子通常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理解和使用治疗过程中学到的技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