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去年票房低了近20亿,今年春节档怎么了?( 二 )
对此 , 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 价格差异是正常现象 , 全国大部分影院在构建属于自己的票价体系时都会按照会员卡≤自渠道<团体票<三方渠道的价格体系来进行 , 这种策略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培育属于影院自己的忠实顾客群体 。
虽然差异化定价符合商业逻辑 , 但站在观众的立场上 , 毕竟还是实打实地多掏了钱 。
数据显示 , 大部分观众一年只会看一次电影 , 而这一次观影大部分都落在了春节 。 阿里影业灯塔研究院发布的《“后疫情时代”电影档期策略研究报告》中提到 , 2021年 , 春节档和国庆档两个档期的票房之和已经超过当年全部大盘票房的1/4 , 集中效应比2018年和2019年更明显 。 猫眼研究院的数据则显示 , 春节档在院线的收入中占比逐年提升 , 2013年仅占全年的3.6% , 2021年跃升到了16.7% 。
对于疫情中苦熬的广大中小城市院线 , 春节档属于“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存在 。 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行业困境后 , 发行方、影院和渠道三者都想从这股浪潮中分得一杯羹 , 好“回一回血” 。 多方合力下 , 便造就了这一波涨价潮 。
缺了喜剧
然而 , 票价并非造成观众流失的唯一因素 。 作为观众 , 能明显感觉到本次春节档的观影选择缺了一块 。
缺的并非影片数量 , 而是指影片类型 。 今年春节档共有8部新片上映 , 比去年还多一部 。
本次春节档冠军是《长津湖之水门桥》 , 作为唯一一部工业化大制作影片 , 其无疑起到了市场压舱石的作用 , 全档期斩获票房近25亿 。 在过去几年中 , 主旋律大片对市场的激发作用相当显著 , 除《长津湖之水门桥》外 , 前些年的《红海行动》和《流浪地球》莫不证实了这一点 。

文章图片
图4/6
《长津湖之水门桥》海报
然而到了春节 , 观众除了关注电影的场面和质量 , 很多时候也想“会心一笑” , 讨个好彩头 , 因此“合家欢喜剧”也同样不可或缺 。 然而这一类型在今年春节档的供应明显有所缺失 。
“春节8部影片中 , 我个人认为可能只有《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具备点合家欢喜剧的品相 。 ”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
但《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缺陷依然明显:卡司普通 , 本身缺乏贾玲、沈腾等重量级喜剧明星的加持;剧本创作上 , 影片主题是同《喜剧之王》相似的“小人物励志” , 对标早年的《你好 , 李焕英》《飞驰人生》《乘风破浪》等 , 缺了“合家欢”的重要一环——亲情 , 留给观众的感动偏少 , 影像叙事风格更接近一出笑过便忘了的舞台剧 。 因此其虽然大年初二就发动了“逆袭” , 表现仅次于《长津湖之水门桥》 , 但档期内票房和观影人次甚至都没能超过2019年的《疯狂的外星人》 。

文章图片
图5/6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海报
其余影片也各有各的问题 。 原本大热的种子选手《四海》虽然名义上是喜剧 , 实则剧情发展却越往后越丧 , 过了大年初一 , 口碑票房双双崩塌 , 很快便跌到前五名开外;战争片《狙击手》题材上同《长津湖之水门桥》相撞 , 再加上成本低、卡司弱 , 整个档期中影院给出的排片占比都位于倒数;文牧野的《奇迹·笨小孩》作为唯一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影片 , 虽然正能量满满 , 但受限于类型 , 并非观众过年期间的首选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奇迹·笨小孩》同《狙击手》一样 , 都更适合走口碑路线 , 于2月底3月初的“后春节档”长线发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