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去年票房低了近20亿,今年春节档怎么了?( 三 )
后续的走势也证实了这种猜测:相关平台上 , 对《奇迹·笨小孩》的总票房预测连续上调 , 目前已经超过了12亿 。
至于动画片则主打亲子细分市场 。 这个市场容量几乎固定 , 且算是观影刚需 , 所以意外成了电影票大范围涨价的唯一获益者 。 作为春节档常客的《熊出没》系列 , 档期内票房头一次超过5亿 , 总票房预测更是破天荒地超过了9亿 。
梳理下来不难发现 , 那些曾经创造过票房神话的电影类型 , 比如合家欢贺岁IP和亲情喜剧 , 如《唐人街探案3》《乘风破浪》《飞驰人生》《你好 , 李焕英》等 , 在今年难觅踪影 。 类型缺失加上票价高企 , 造成观众流失也是意料之外 , 情理之中 。
隐忧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9月底 , 中国电影市场共有影院14235家、银幕80743块 , 银幕数正式突破8万块大关 。 随着影院的不断上马建设 , 一二线城市市场份额逐渐下降 , 三四线城市稳步上升 , 到目前已经接近总市场一半的份额 。
但经过了几年的跃进 , 影院数量已经到了一个趋近饱和的阶段 , “增量经济”悄然转变为了“存量经济” 。 更尴尬的是 , 影院不光要面临同行之间的竞争 , 还要面对密室、剧本杀、长视频网站等多种娱乐形式的夹击 , 加上疫情期间的上座率限制 , 生存愈发艰难 。
“这些年的影院建设完全不考虑科学规划的问题 , 其实很多城市都到了一个非常饱和、完全红海的状态了 。 同样一个商圈 , 本来一两家影城就足够 , 但却三家四家甚至五家影城在建 , 新的设备上马 , 老的就被淘汰 , 成本很高 , 但不赚钱 。 总之缺乏一个科学统筹的规划 。 ”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
在经过了春节前三天的观众大幅流失后 , 不少影院醒悟了过来 , 对票价作了些许下调 , 但大势已成 , 大众的观影热情过了便回不来 。 更何况随着冬奥会开幕 , 人们的注意力又发生了分流 。 何况 , 如今一部电影公映后的30-45天内便会于网络平台上线 。 不少观众纷纷表示 , 倘若电影票太贵 , 那就等到网站上线之后再支持便是 。

文章图片
图6/6
图/图虫创意
近年来的院线电影市场 , 无论档期还是影片本身的头部效应都愈发明显 。 与之相对的是 , 中小体量影片和普通档期的市场反应则越发低迷 , 据相关媒体统计 , 2017年单日票房不足5000万有33天;2018年单日不足5000万有49天;到2021年已超过80天 , 甚至还产生了不少单日票房在3000万以下的天数 。 不难想象 , 春节结束后不久 , 影院马上又会回到观众寥寥可数的状态 。
截至发稿 , 全国的票价都已经实现了回落 。 据猫眼专业版显示 , 今日全国平均票价为47.8元 。
都指望能在春节赚够一年的钱 , 然而并没有赚够 , 那接下来怎么办?
【比去年票房低了近20亿,今年春节档怎么了?】这一点 , 恐怕是整个行业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