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热点还是真热爱,冬奥风到底能刮多久?( 二 )


【蹭热点还是真热爱,冬奥风到底能刮多久?】鹏浩介绍 , 今年滑雪增长的的用户主要包括四个人群:95后年轻人、家庭亲子、教学课程的客户以及企业活动和公司团建的客户群体 。
“国家的政策支持、雪场的品牌宣传地推以及补贴都促进了滑雪人数的增长;Z时代的用户群体更多把滑雪当作了打卡潮流;中小学开设了滑雪课程 , 也带动了家长来到雪场滑雪;企业也借助冬奥会的热度把发布会开在了雪场 , 更有公司团建在今年选择了滑雪项目 。 ”
《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年度报告)》中显示 , 从2015年到2019年 , 我国滑雪人次从1250万增长至2090万 , 增幅接近70% 。 2020年受疫情影响 , 滑雪人次有所下滑 , 但仍维持在1800万左右 。
滑雪带动周边产业
“度假型的雪场的预定周期需要一个月 , 如果提前几天肯定是订不上的 。 松花湖周边的酒店几乎每天都订不到房间 。 ”鹏浩告诉我们 。
天眼查数据显示:“双11”期间 , 冰雪旅游商品预定量同比增长了2倍以上 。 不止是滑雪场周边酒店今年异常火爆 , 滑雪相关的服装、产品也在今年占有了更大市场 。
“随着滑雪市场的扩大 , 从2019年开始国内滑雪装备的相关原材料供应商及加工厂进入订单爆满状态 , 预计产能饱和状态还将持续数年 。 "极限之路COO裴运雅谈道 。
李宁、THE NORTH FACE、adidas等各大传统运动品牌也纷纷入局滑雪这个细分领域 。 国内也涌现出一批自主滑雪品牌 。 除传统运动品牌外 , DIOR、CHANEL、PRADA等奢侈品牌也推出了自己的滑雪产品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2021年已新增了超过1000家冰雪运动相关企业;2020年中国滑雪装备市场规模为126.9亿元 , 同比增长8% 。
极限之路COO裴运雅认为:“滑雪周边产品中 , 硬件类产品的盈利空间最大 , 例如滑雪板、固定器、头盔等 。 但缺乏相关技术研发能力是多数国潮品牌的软肋 , 从而导致多数国潮品牌无法向市场推出有竞争力的硬件类产品 。 ”
“国潮品牌的主营产品集中在了服装、手套、帽子等软性产品 , 软性产品中以滑雪服的盈利空间最大 。 国人在进行购买决策时 , 更加偏爱购买国潮品牌的滑雪服等软性产品 。 ”
在DoNews采访了解的过程中 , 新手用户一般会配自己的鞋和衣服 , 租用雪场的滑板 。 而资深的滑雪爱好者则会全都自己配齐装备 。 “自己配装备的可以根据自己需求买不同韧度、不同大小长短的滑板 , 雪场的装备相对单一一些 。 ”滑雪多年的小贾说道 。
裴运雅告诉我们:“新手小白在进行滑雪装备选购时 , 除了选择自己喜爱的款式及配色 , 首先应关注产品是否有符合规定的产品合格证 。 合格证中除品牌商信息等基本内容外 , 应着重关注产品合格证中的执行标准 , 例如滑雪服应在合格证上标明GB/T32614-2016的执行标准 , 2022年7月1日后 , 滑雪服应在合格证上标明GB/T41176-2021的执行标准 , 若产品合格证中未标明执行标准或标明的是其它执行标准 , 消费者应谨慎选购 。 ”
“对于滑雪头盔等硬件类产品 , 国内暂未出台相应国标 , 可参考欧美安全标准 , 尤其滑雪头盔等安全防护装备 , 一顶合格的滑雪头盔必须经过EN1077的安全认证 , 在相应国标出台前 , 建议小白用户不要选购无EN1077认证的滑雪头盔 。
在选购滑雪装备时 , 除了关注产品安全认证及执行标准外 , 建议从正规经销渠道购买装备 , 避免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 ”
滑雪运动只是刚刚开始
“冬奥会会是滑雪运动的高峰 , 没有赛事之后 , 大家的滑雪热情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 ”鹏浩认为 , 3亿人上冰雪一个开始 , 属于滑雪行业的增长契机 , 结束之后 , 会有一个相对的低谷期 , 但长期来看 , 必然是滑雪运动发展的开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