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年终奖简史( 四 )
不同于腾讯、百度等企业个别项目组的高额奖学金 , 华为丰厚的年终奖一直面向全体10多万持股员工 , 由此出现了在华为“工资只是零花钱 , 收入靠年终奖”的说法 。
早在1990年 , 华为便开始以内部融资、员工持股的方式来激励员工 。 至今以来 , 华为每股分红最高的一年是2010年 , 当时每股分红达2.98元 。 截至2021年12月30日 , 华为持股员工人数已增加至12万 。
华为年终奖与公司效益、级别、年限、绩效挂钩 , 只要贡献足够大 , 应届生也有机会拿下“总裁级别”的百万年终奖 。
作为互联网老巨头的阿里 , 除了设置丰厚的年终奖之外 , 给出的股权激励也是相当“豪横” 。 根据公告资料显示 , 阿里自上市以来 , 设立过8期股权激励方案 。 其实2014年上市前 , 阿里已经发布5期股权激励计划 , 上市后 , 新发布的“2014年IPO后股权激励计划”便取代了此前的股权激励方案 。
因此 , 在2015年4月1日及之后的每个周年 , 阿里均会为新股权激励计划新增2亿股 。 换句话说 , 除了上市时既定的激励规模之外 , 阿里每年还会拿出2亿股用于股权激励 , 这2亿股股份的市值超人民币300亿元 。
不过 , 随着社交平台的崛起 , 高额年终奖不再是传统科技公司的专属 。
作为“短视频第一股”快手 , 曾在去年春节上市三日后 , 便向正式员工每人发放100股股票的“阳光普照奖” 。 锁定期6个月过后 , 即可交易、卖出 。 按照发行价计算 , 100股快手股票对应的市值为30300港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 。
财大气粗的年终奖 , 实则也是曾年轻气盛的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剪影 , 随着大厂高增长神话不再 , 年终奖如今也趋向回归正常区间 。
史上“最抠年终奖” , 只有文化衫、“欢乐豆”
与科技巨头高额年终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 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年终奖早已没有早期风光 。
年终奖是企业经营状况甚至经济形势的一面镜子 , 据连线Insight了解 , 快手、苏宁、B站等企业2021年终奖均出现“缩水” 。 变化的年终奖 , 反映这些企业如今面临的巨大业绩压力 。
其实 , 年终奖“寒冬”2018年便曾出现过 。 一位有多年互联网工作经验的员工向连线Insight回忆:“当时沪江网校不仅没有年终奖反而降薪 , 罗辑思维在春节前夕取消公司产品技术团队当年的年终奖……在此之前 , 互联网行业从未出现过这类普遍情况 。 ”
2018年互联网行业萧条 , 趣店、美图、摩拜、ofo等诸多互联网企业均出现裁员 , 同期的百度指数中 , “裁员”这一关键词相对应的搜索热度呈几何级暴涨趋势 。
机构的调查数据也证明了彼时年终奖的“消逝” 。 据在线招聘网站智联招聘 , 2019年1月发布的一项针对2万名白领的 “2018白领年终奖调查”显示 , 2018年拿到年终奖的职场人不足6成 , 全国白领年终奖总体均值为7100元 , 较2017年的7278元出现了下滑 。
而罗永浩创办的锤子科技 , 也是在2018年这一年开始出现经营危机 , 累计欠债约6个多亿 , 罗永浩个人也签了无责任担保的1个多亿 。
2019年初 , 罗永浩卸任锤子科技多家关联公司的法人 , 一年后 , 他便入驻抖音成为平台“带货一哥” , 进行直播带货 , 踏上了偿还6亿债务之路 。
对于进军直播带货后第一年的应得的年终奖 , 罗永浩2021年1月30日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透露 , 由于债务还没有还清 , 年终奖就领1块钱 , 等还完债后再向公司要一个大大的年终奖 。
除了现金、股权股票等奖励“缩水” , 也有把文化衫等产品作为年终奖的企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