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广告收入缩水,我成了炮灰( 二 )


广告中所谓的奖项 , 都带有明确的推广目的 , 并没有什么奖项真正是广告宣传文字中提到的“免费” 。 很多广告抽奖前都要先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 , 甚至还有推广内容因涉嫌欺诈被“暂停服务” 。
“土味、狗血”成流量密码
监管政策出台、大客户流失等外部冲击 , 让信息流广告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然而 , 除了这些外界因素 , 这个行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 也迟早会让其走到十字路口 。
信息流广告行业是个用数据说话的行业 , 土味、狗血就是最好的流量密码 。 柯杰告诉《豹变》:“我们这行没有创意也能做 , 大家都互相抄来抄去 , 只要能有流量 , 没人在意剧本是从哪来的 , 更没人在意剧情土不土 。 ”
信息流广告编导石宁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 , 她表示 , 在这个行业里 , 有创意、质量高的内容很少 , 因为高产的人往往比追求内容质量的人挣得多 。
打开短视频平台 , 经常能刷到令人尬到头皮发麻的广告 , 脚本不外乎就是展现矛盾和焦虑 。 夫妻吵架、孩子胡闹、婆媳大战这些情节 , 是挑动观众情绪的最佳选择 。 不同的广告主 , 广告内容却出奇一致 , 相似的剧情、浮夸的演技 , 有时候连演员都是一样的 。

大厂广告收入缩水,我成了炮灰

文章图片
图3/4
2021年 , 同一位“名师”出现在四家在线教育机构的广告中
石宁回忆 , 去年在线教育“烧钱”最猛的时候 , 各家代理公司都在争演员 , 演员价格最高时工资能达到一万一天 。 “这些演员每天都在演差不多的内容 , 工作简单 , 还能要求不加班 , 我们公司也不敢说什么 , 只能尽量让这些演员在有限的时间里多拍一些素材 。 ”
在线教育行业当时疯狂投广告的行为 , 让石宁嗅到了一丝不安 。 “钱来得太容易了 , 那时候提成高的代理公司 , 员工一个月能拿好几万提成 , 有时候能达到十几万 。 不过 , 做这行的人都知道 , 这么水的广告内容 , 转化率并没有那么高 , 靠卖课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 ”
柯杰也证实 , 那时候在线教育“烧钱”投广告、争取新用户 , 更像是一场军备竞赛 。 据他了解 , 保险最火的时候 , 获客成本也才一二百元 , 而在线教育的获客成本则像坐了火箭一样 , 从几十元迅速破千 。
这边越来越水的广告内容无人在意 , 那边数据掺水也在挑战客户的底线 。
信息流广告作为一种效果广告 , 一直号称可以帮助广告主寻求目标精准用户、实现广告精准营销 , 但是实际效果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
“客户一般会给出一个定向的人群标签 , 希望能非常精准地转化 , 其实根本达不到 , 这时候只能从数据入手了 。 ”柯杰表示 , 有些数据是可以更改的 , 比如他服务过的保险客户 , 非常看重“件均”这一深度考核指标 , 但这个数据是可以作弊的 。
“客户想要的件均得分达到9分 , 这个得分是很难的 , 分数不够的时候 , 我偶尔会在系统中改一下年龄等数据 , 以此提高件均 。 ”柯杰说 。
广告效果日渐式微也体现在借贷广告业务上 。 据柯杰介绍 , 借贷广告的ROI(投资回报率)的增长也在逐渐降速 。 流量越来越贵 , 拉新越来越难 , 客户不满意 , 最直接的做法就是降低预算 。 “去年五月刚入职时 , 公司一天的流水能够破千万 , 等我11月份离职时 , 每天的流水已经降到两百多万了 。
据柯杰观察 , 失去在线教育和保险两大“金主”后 , 目前信息流广告行业主要靠电商、社交、白酒、运营商等领域的客户支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