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图1/4
作者/刘霞
编辑/刘杨
还要不要继续待在信息流广告行业?
失业这几个月 , 柯杰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
两年前 , 在线教育还没有大规模收缩 , 互联网保险广告也没有被整治 , 依靠这两大客户 , 柯杰所在的信息流广告代理公司也站上了行业风口 。
在这两个行业“烧钱”最猛的时候 , 柯杰也赚了不少 。 大学毕业第一年 , 他在一家规模不大的广告代理公司做信息流广告优化师 , 主要工作就是帮客户在抖音、快手等平台投广告 , “那时我手上的客户月投放金额都在几百万元 , 每个月的提成也能轻松过万 。 ”
去年以来 , 监管之绳越收越紧 , 在线教育、互联网保险、游戏等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 痛失大客户的广告代理公司也开始走下坡路 。
动荡之下 , 柯杰两年换了三家公司 , 尽管2021年他已经从初级广告优化师升到了中级 , 但还是难逃被裁的命运 。
信息流广告编导石宁最近半年也换了两份工作 , 她对《豹变》表示 , 去年自己所在的公司就不行了 , “业务收缩、裁员 , 看来真的是要过冬了” 。
诱导性内容暗藏陷阱
“我之前就有预感 , 投放这些内容迟早会出事 。 ”在柯杰看来 , 整治之前的互联网保险广告就是在钻政策的空子 , 坑人的套路防不胜防 。
最常见的互联网保险广告就是短视频平台上经常刷到的“首月1元”“免费赠险”“手机抽奖”这些内容 。
柯杰告诉《豹变》 , 广告中的“首月1元”“免费”“送手机”这些都是噱头 , 广告主看中的其实是后期上千元的保费 。 而且这些广告界面设置很模糊 , 如果不自己手动取消自动续费 , 就会悄无声息地自动扣款 。 广告中“手机抽奖”的界面 , 点击之后经过多次跳转 , 让很多消费者稀里糊涂地购买了保险产品 。

文章图片
图2/4
短视频平台上的保险广告
【大厂广告收入缩水,我成了炮灰】针对上述问题 , 北京银保监局已于去年8月下发了《关于开展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 对互联网保险销售中的销售误导、强制搭售、费用虚高等突出问题进行了整治 。
互联网保险广告的混乱就此结束 , 承接这类广告的代理公司也因此元气大伤 。
柯杰发现 , 互联网保险广告被整治之前 , 广告主、抖音等平台就已经有所感知了 ,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客户的预算减少 , 平台对我们的考核也变得更加严格 。 ”
去年6月 , 柯杰手里的几个账户因为素材违规被封了号 , 没过多久 , 公司业务就迎来大调整 。 曾经占据公司半壁江山的保险业务被削去大半 , 很多同事被调去做其他业务 , 留下坚持做保险业务的同事则面临着绩效大幅缩减的窘境 。
“整改之后 , 很多保险公司要么不投了 , 要么修改广告素材 。 ‘首月1元’变成了真实的保险价格后 , 投放效果大不如前 , 到我们手里的提成少了很多 。 ”柯杰说 。
信息流广告内容的混乱不只存在于互联网保险行业 。 柯杰告诉《豹变》 , 最近被《人民日报》点名的“快递单抽奖广告” , 包括我们平常在手机上填完问卷出现的大转盘广告 , 都属于信息流广告 。 而这类广告大多都是“假抽奖、真陷阱” 。
经安徽消保委调查 , 现在快递单上出现的二维码小广告“别扔!扫码抽取5.87元、1元抽手机、免费抽3双保暖袜”等 , 并不能确保真实性和安全性 , 可能还会被获取个人信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