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广告收入缩水,我成了炮灰( 三 )


互联网广告大退潮
信息流广告首次出现于2006年的Facebook , 之后国内新浪微博、今日头条、网易、百度等平台纷纷跟进 。
凭借个性化推荐、千人千面的特点 , 信息流广告很快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 以今日头条为例 , 2014年正式上线信息流广告后 , 2015年其广告收入就达到了十几亿元 , 2016年这个数字变成了60多亿 。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 , 2020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7666亿元 , 同比增长率为18.6% 。 其中 , 电商广告与信息流广告占比继续上升 , 分别以39.9%和32.9%排名前两位 。
从互联网大厂的主营业务来看 , 广告业务大多占比公司营收的半壁江山 。 2020年 , 阿里的全年广告收入占比达49.7% , 百度为68% , 拼多多和微博均达到了80%以上 。
然而 , 随着2021年各类监管政策“靴子落地” , 互联网广告市场也受到了影响 。
2021年6月 , 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 , 对校外教育培训进行专项管理 。 K12在线教育野蛮生长时代就此结束 。
此前 , 据“晚点 LatePost”报道 , 好未来、高途等头部在线教育公司 , 2021年5月在字节跳动广告平台投放的广告金额总共300-400万一天 。 而在2020年6月的高峰期 , 某头部在线教育公司一天就在字节跳动投出超过3000万元的广告 。

大厂广告收入缩水,我成了炮灰

文章图片
图4/4
2020年9月 , 北京地铁附近的在线教育广告/视觉中国
柯杰2021年工作过的一家信息流广告公司 , 客户以在线教育为主 。 监管政策一出 , 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直接关停 , 有经验的优化师也都闻风而动 , 提前找好了下家 , 剩下的人则在公司“游手好闲”一个月后被遣散回家 。
同一时期 , 石宁所在的公司也开始大幅裁员负责在线教育的广告编导 。
2021年8月底 , 国家出台史上最严游戏监管令 , 对网游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做出严格限制 , 并落实账号实名制 。 加上此前游戏版号收紧 , 整个游戏行业的广告投放也进入了一个低潮期 。
10月 , 银保监会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 进一步明确互联网人身险业务准入门槛 , 并完善监管规则 。 刚从在线教育余震中缓过来的柯杰 , 因为互联网保险行业受到监管 , 没过多久又再次失业 。
一个月后 , 《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 , 规定手机App等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 , 而拒绝用户使用其基本功能的服务 。 这意味着 , 对个人信息采集要求较高的信息流广告市场 , 又将面临新问题 。
从数据上看 , 行业的退潮已经开始了 。 QuestMobile数据显示 , 2021年三季度互联网广告整体增速放缓 , 同比增速下滑至9.5% 。
互联网大厂去年三季度的财报直观地体现了这一趋势 , 百度的搜索与信息流广告收入增速下滑至6%;腾讯Q3广告收入同比增长5%至225亿元 , 环比下降1%;阿里巴巴的客户管理收入(主要为广告费和佣金)增速仅为3%;爱奇艺广告收入同比下降9.8% , 为16.6亿元 。
广告大户字节跳动同样受阻 。 2021年11月 , 据媒体报道 , 字节跳动过去半年国内广告收入停止增长 , 这是2013年字节跳动商业化以来 , 首次出现这一情况 。 据路透社消息 , 字节跳动2021年全年收入约为580亿美元 , 同比增长70% 。 而在2020年 , 字节跳动的营收增速还保持在三位数以上 。
尽管两年换了三份工作 , 柯杰对于行业的下行并没有那么悲观 。 他仍然打算继续干下去 。 “短期来看 , 监管政策肯定会让整个行业收缩 , 很多小的广告代理公司承受不住风险只能倒闭 , 但是长期来看 , 这又何尝不是一次大浪淘沙的过程 , 坚持下来的公司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 。 ”(来源:豹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