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明波影千柳,绀屋朝万荷 。物新感节移,意定觉景多 。游鱼聚亭影,镜面散微涡 。江湖岂在远,所欠雨一蓑 。忽看带箭禽,三叹无奈何 。其二:微官有阀阅,三赋池上诗 。林密知夏深,仰看天离离 。官忙负远兴,觞至及良时 。荷气夜来雨,百鸟清昼迟 。微风不动苹,坐看水色移 。门前争夺场,取欢不偿悲 。欲归未得去,日暮多黄鹂 。
《夏至过东市二绝》(宋)洪咨夔
其一:插遍秧畴雨恰晴,牧儿顶踵是升平 。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 。其二:涨落平溪水见沙,绿阴两岸市人家 。晚风来去吹香远,蔌蔌冬青几树花 。《祷雨题张王庙》宋作者:叶适
夏至老秧含寸荑,平田回回不敢犁 。群农无计相聚泣,欲将泪点和乾泥 。祠山今古同一敬,签封分明指休证 。传言杯珓三日期,注绠翻车连晓暝 。龙神波后何惨怆,昔睡今醒喜萧爽 。人云天上行水曹,取此化权如反掌 。浙河以东尽淮壖,哀哉震泽几为原 。愿王顿首玉帝前,请赐此雨周无偏 。
《田家苦》宋作者:章甫
何处行商因问路,歇肩听说田家苦 。今年麦熟胜去年,贱价还人如粪土 。五月将次尽,早秧都未移 。雨师懒病藏不出,家家灼火钻乌龟 。前朝夏至还上庙,着衫奠酒乞杯珓 。许我曾为五日期,待得秋成敢忘报 。阴阳水旱由天工,忧雨忧风愁杀侬 。农商苦乐元不同,淮南不熟贩江东 。
《夏至日雨》宋·袁说友
烟暝千岩木,溪明一带楼 。片云封旧恨,急雨罥新愁 。节又匆匆过,诗从轧轧抽 。病躯无耐暑,老鬓不禁秋 。
《夏日杂兴》明刘基
夏至阴生景渐催,百年已半亦堪哀 。葺鳞不入龙螭梦,铩羽何劳燕雀猜 。雨砌蝉花粘碧草,风檐萤火出苍苔 。细观景物宜消遣,寥落兼无浊酒杯 。
《夏至对雨柬程孺文》(明·张正蒙)
堂开垂柳下,默默坐移时 。岁序一阴长,愁心两鬓知 。雨檐蛛网重,风树雀巢欹 。惆怅无人见,深杯空自持 。

文章插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五月中,夏,假也 。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 。夏至已至,由此正式进入了盛夏时节 。此时温度高,对人体会造成某些负面影响,容易造成损伤 。那么,我们该如何养生呢?夏至节气养生要注重这六点养生原则:
一是祛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 。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
二是养心 。中医学认为,四季的变化与人体的五脏功能是相互联系的 。其中心脏对应的是夏季,这个季节心阳最为旺盛 。所以说,人们养生要顺应天时,做好养心工作 。其中,夏至到了以后,天气会炎热起来,这容易让人心烦,因此,大家要养心要注意除烦 。
三是祛暑 。夏至后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
【盘点夏至节气的古诗词 夏至的习俗与由来】四是补水 。夏至时节,人们往往会有困倦乏力、头痛头晕的症状,严重者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这是因为夏日炎炎,人体需水量大,再加上出汗过多,极易引起体内水分的大量流失 。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便容易供血不足、头痛头晕 。因此,夏季应多饮凉开水,也可喝些淡盐水或绿豆汤,但绿豆汤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 。另外,不能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身体不适 。在此时节,也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如打伞、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 。
- 盘点感应器接线方式分类 常用感应器接线相关知识汇总
- 盘点河北的高光时刻 河北的城市都有哪些辉煌史
- 盘点哪些以前做过省会和国都 河北地级市有哪些
- 春天有哪些花开盘点春季盛开花卉
- 截至目前,盘点今年屏幕采用E5发光材料的手机有哪些
- 盘点现行体制中行政划分的种类 中国行政区划分有几种
- 盘点提高理解和高效的方法 对物理的认识和理解
- 盘点几何简史和主要概念 几何是什么意思
- 盘点摄像系统的分辨率 手机摄像头像素数量越多越好吗
- 夏天开的花有哪些盘点夏季应季花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