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浣溪沙·初夏》,叶小鸾进入初夏,人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伤春的感觉,又有对夏景的沉迷 。清代女诗人叶小鸾的这首《浣溪沙·初夏》就包含了这些复杂的情感:
香到酴醾送晚凉,荇风轻约薄罗裳 。
曲阑凭遍思偏长 。
自是幽情慵卷幌,不关春色恼人肠 。
误他双燕未归梁 。

文章插图
自是幽情慵卷幌,不关春色恼人肠
古人看到“酴醾”,一般都有伤春的感觉 。这句“香到酴醾送晚凉,荇风轻约薄罗裳”也不例外,所以会有“曲阑凭遍思偏长” 。
“自是幽情慵卷幌,不关春色恼人肠”,其实是幽情导致我懒得卷帘帷,不是因为春色诱人而不想做 。这是一句正话反说,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意 。真正的意思是,就是因为春色诱人,导致我贪图春色,而懒得去卷帘帷 。不光如此,“误他双燕未归梁”,春色也耽误了一双燕子,到现在也还没有归梁 。
如果没有后面那句“误他双燕未归梁”,我们还真为以为“自是幽情慵卷幌,不关春色恼人肠”,真是写得太妙啦!
5. 《游湖归晚·恋恋西湖景》,朱淑真春天的西湖,美在垂柳;而夏天的西湖,则美在荷塘月色 。宋代女诗人朱淑真在《游湖归晚·恋恋西湖景》中给我们描述了仲夏夜的西湖:
恋恋西湖景,山头带夕阳 。
归禽翻竹露,落果响芹塘 。
叶倚风中静,鱼游水底凉 。
半亭明月色,荷气恼人香 。
“叶倚风中静,鱼游水底凉”,只有一点点微风,不足以吹动满湖的荷叶,荷叶依然安安静静的倚在风中;而鱼儿在水里游动,让人感觉到一阵清凉 。
“半亭明月色,荷气恼人香”,何止是荷花的香味诱人,那半亭的月色呢?当然也诱人 。其实诗人想说的是,“半亭明月恼人色,一池荷气恼人香” 。这里也用到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就像那句著名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一句,“半亭明月色,荷气恼人香”,诗人就这样不动声色,把西湖仲夏夜的美景恼人的呈现出来!
6. 《踏莎行·雪似梅花》,吕本中如果要问冬天最美的风景,那一定是那醉人的“月色下、梅映雪” 。宋代词人吕本中在《踏莎行·雪似梅花》中写到: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

文章插图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梅花似雪那样晶莹,而雪又似梅花那样精神,但它们又不完全像,雪没有梅花的香,而梅又没有雪的规模 。但不管是似,还是不似,它们都奇绝 。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字面的意思是,这么诱人的风景,还有谁知道呢?你问问南楼的明月吧,还有它知道 。但实际的意思是,光“雪似梅花,梅花似雪”,这还不够奇绝,再加上南楼的明月,那风光,简直是太诱人了!
整个上阕,以这种手法描写“月雪梅”,简直是让人拍案叫绝!
7. 《牧马山道中》,范成大初春的山色,美丽的风景在于竹,而最美的风景,莫过于梅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牧马山道中》中即描写了这样的山景:
土桥茅屋两三家,竹里鸣泉漱白沙 。
春色恼人无畔岸,乱飘风袖拂梅花 。
“土桥茅屋两三家”,这句让人想起,“小桥流水人家”,但范诗中描写的是春景,自然没有那么单调,还有“竹里鸣泉漱白沙”,泉水一路哗哗的从竹林里沿着白沙滩流出,竹四季常青,虽然是初春,但也绿色盎然 。
- 农民去世后有丧葬费吗?农民去世后丧葬费如何申请?
- 一样平常食疗偏方让你口臭去无踪 去除口臭的食物推荐
- 去超市购置食物时 要注重那些问题
- 新鲜银耳怎么去毒食用方法有哪些
- 去朝鲜旅游要多少钱?到朝鲜旅游是什么样的体验
- 超度婴灵要怙恃都去吗 女人堕胎后的风水隐讳
- 红豆薏米茶能去湿气吗
- 车厘子禁止与什么一起吃相克食物有哪些
- 退休后不到一年去世,剩下的养老金其家属能领取吗?
- 螃蟹不能和什么水果一起吃饮食禁忌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