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家装“迷途”:装修预算无上限,家装公司蒙眼捞金( 五 )


4、家装赛道:等待一场技术革命事实上 , 90后和00后正在成为互联网装修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 。
土巴兔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1装修消费趋势报告》显示 , 2021年使用互联网装修产品及服务的用户同比增长106% 。 其中 , “90后”在互联网装修用户中占比最大 , 约39% 。 “00后”在互联网装修用户中占比4.46% 。
而一场针对年轻人心智的家装家居产业争夺战已然打响 。
Fastdate报告数据显示 , 2020年 , 我国家装市场规模达到2.61万亿 。 在这个规模超2万亿的市场中 , 试图以互联网思维解决买卖双方痛点的公司不在少数 。 这期间 , 也不断有想要颠覆行业的企业诞生 , 巨头们更想在行业中分一杯羹 。
2021年3月 , 苏宁宣布提供家装家电一站式购物服务;4月 , 国美上线“打扮家”App;5月 , 百度发布了互联网家装新品牌“装馨家”;巨头们更是纷纷布局 , 京东已经上线了“京东家”频道 , 贝壳找房推出了家居服务平台“被窝家装” , 阿里旗下则设有家装平台“每平每屋” 。
而据不完全统计 , 2021年 , 国内家装行业共公布了67起融资事件 , 19起并购事件 , 并且有18家公司成功上市 。 企业主营业务主要涵盖智能家居、装配式、供应链平台等 。
事实上 , 很多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局家装赛道 , 他们根据自身的基因和优势 , 试图在家装行业占据一席之地 。
比如 , 百度和字节跳动 , 前者以搜索为核心 , 后者则以算法为核心 , 这样的技术优势在为前端流量提供解决方案时自然是得天独厚 。 因此 , 以百度“装馨家”和字节跳动“住小帮”为代表性的平台 , 核心在于解决前端流量 。
京东、阿里的电商基因 , 使整个生态的成熟度能够迅速孵化出标准品的全链路售卖 。 因此 , 京东家装、阿里“每平每屋”则是以建材售卖等标准品为核心 。
而土巴兔则从装修全流程出发 , 参与到整个家装交付流程中 , 通过供应链、施工管控、用户服务等全链路互联网赋能 , 打造自身模式壁垒 。
可见 , 家装行业的求变之心明显 , 但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 , 家装行业的变化却并不明显 。

图 / 摄图网 , 基于VRF协议
“大家都想要颠覆行业 , 但实际上 , 家装行业这些年一直没什么变化 。 ”在老呐看来 , 除非家装行业出现工业性的技术革命 , 能够让行业脱离水、木、电、瓦、油这些需要人工来施工的过程 , 否则在施工环节没有改变的情况下 , 行业也不会有什么新的变化 。
“因为底层逻辑没变 。 ”老呐进一步表示 , 在家装行业 , 有多种多样的服务需要人来把控 , 而人又是最难标准化的 。
说到这里 , 老呐向「创业最前线」举了一个例子 , 她在北京居住的老旧小区 , 这5年光她所住的楼里就有七八户装修 , 且是很多年轻人进行老房装修 , 但他们一般也都缺乏经验 , 再加上装修工人素质相对较低 , 还间接给她带来了很多困扰 。
“我们这种老房的墙体太薄 , 装修师傅也没有经验 , 有一次隔壁装修把我们家墙给打漏了;还有一次是楼下在供暖期装修 , 将楼里暖气弄坏;甚至还出现过下水管道防水没做好、将水漏到别人家的情况 。 ”老呐无奈表示 。
对此 , 周辉也表示 , 隐含暴利的家装行业 , 其实至今没有长出巨头来 。 且细数已经上市了的家装企业 , 营收超过百亿级别的公司寥寥无几 , 整个行业仍处于相对分散且地域化特征明显的状态 。
事实也的确如此 。 家装产品和服务的实际现场施工标准化程度低、消费频次低、重服务和体验 , 这使得家装行业相对比其他高客单价、高标准化、轻服务体验的行业来说 , 整体呈现出集中度低、市场规模大的“大行业、小公司”特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