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eanBase,走入原生分布式数据库的无人区

OceanBase,走入原生分布式数据库的无人区
文章图片

在数字化时代 , 数据量呈现指数级增长 , 尤其是视频、图像、语音等数据急速积累 。 数据库 , 在整个数据价值体系中 , 承担着基石的作用 。 海啸一般的数据正在向我们迎面扑来 , 关于数据的整个计算、存储、应用技术体系 , 都必须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造 , 才能有效应对巨量的数据处理需求 。 那么 , 作为数据帝国的“重臣” , 数据库该如何进化呢?答案是原生分布式数据库 。
由蚂蚁集团自主研发的OceanBase , 就是原生分布式数据库的典型代表 。 我们可以通过OceanBase , 来分析原生分布式数据库的特点和发展态势 。
OceanBase,走入原生分布式数据库的无人区
文章图片
OceanBase创始人阳振坤
原生分布式 , 一个公司只需要一个数据库 有一类分布式数据库基于中间件 , 该方案将数据分拆到不同的数据库节点上 , 利用中间件来管理和访问各个数据库中的数据 。 这种方式本质是集中式数据库+分布式中间件 , 在架构上是不彻底的分布式数据库 。
与之不同的是 , OceanBase是原生分布式数据库 , 架构设计、底层存储和查询处理均面向分布式数据管理需求 。 OceanBase在架构之初就假定整个服务需要多个节点配合完成 , 并且假定任意一个节点都不可靠 。 OceanBase原生分布式数据库具备高可用、高扩展的特点 , 支持按需增加节点 , 并且节点没有数量限制 。 各个节点具有对等性 , 数据库集群的读写性能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几乎呈线性增长 。
OceanBase原生分布式数据库采用Shared-Nothing的技术架构 , 通过配置数据副本的存储位置 , 可实现机架级容灾、机房级容灾、城市级容灾 。 优异的异地容灾能力 , 让OceanBase能够通过“两地三中心”的方式帮助金融机构应对容灾挑战 , 因而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 。
OceanBase,走入原生分布式数据库的无人区
文章图片

图注:OceanBase 原生分布式数据库上榜《2021大数据产业年度创新服务产品》榜 , 并荣获金猿奖 。
此外 , 基于中间件的分布式数据库和原生分布式数据库在用户使用门槛上也有明显的区别 。 基于中间件的分布式数据库 , 通常需要用户参与到数据分拆和节点管理过程中 。 分库分表、中间件统一调度是高难度的技术操作 , 这会极大的提升用户的使用门槛 。 作为对比 , OceanBase原生分布式数据库实现了“一个公司只需要一个数据库” 。 OceanBase数据库集群作为一个整体对外提供服务 , 用户无需关注集群内部的实现细节 。 原生数据库的理念是把复杂留给数据库 , 把简单留给客户 。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 OceanBase坚持100%自主研发 , 从头开始打造原生分布式数据库 。
正如OceanBase的CEO杨冰所说 , 原生分布式数据库创新地采用新一代分布式处理技术 , 能够极大降低企业的数据库成本 。 未来不久 , 创业将进入“原生分布式”时代 , 中小企业也可以享受原生分布式数据库带来的技术红利 , OceanBase目前已经服务了大量中小客户 , 中小客户比重近七成 。
OceanBase,走入原生分布式数据库的无人区
文章图片
OceanBase CEO杨冰
一体化架构 , 既保留可扩展性又不牺牲单机性能 分布式数据库虽然具有可扩展性的优势 , 但单机性能却不如集中式数据库 。 在一些核心业务领域 , 对数据库的单机性能有很高的要求 , 集中式数据库的地位很难撼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