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基二公子陈家俊入主酷派,昔日国产手机王者能否再战江湖( 三 )


前述业内人士认为 , 正是由于其曾与运营商深度绑定的渠道模式 , 酷派并不具备进军下沉市场的社会开放渠道的经验 , 使得酷派在转型中惨遭失败 。
所以 , 此次重返国内市场带来的创新渠道模式 , 酷派正是“吃一堑长一智” , 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 。 就目前实践看来 , 这一创新模式也获得了初步成功 。 自2020年11月起 , 不到一年的时间 , 酷派共融资超过21亿元 , 并表示这些资金将用于酷派在中国手机渠道的建设和产品的销售 。 酷派方面向南都采访人员提供的数据显示 , 截至去年12月 , 已在全国建成超过3400家酷派授权服务站 。
“以高打低”:高性价比抢占低端市场 , 酷派能否分得一杯羹?
重返国内市场后 , 在产品方面 , 酷派带来了两款新机 , 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有了创新升级 , 在国内市场也收获好评 。
首先是2021年5月25日 , 其回归后在国内发布的首款产品COOL20 , 价格下沉 , 售价699起 。 这一新机搭载的酷派自主研发的COOLOS系统是亮点之一 。 公开资料显示 , 这一自研系统能够针对COOL20的硬件配置进行优化 。
2021年12月1日 , 酷派又发布了酷派COOL 20 Pro , 在系统及软硬件方面再次进行了创新升级 。 6GB+128GB定价1799元;8GB+128GB定价2099元 。 酷派CEO陈家俊在发布会上表示 , 酷派回归是为了打破当前行业中普遍存在的“用户偏见”“产品偏见”和“渠道偏见” , 重现行业公平 , 用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致敬奋斗者 。
事实上 , 酷派的打法是“以高打低” , 以高性价比抢占低端市场 。 具体来看 , 酷派在自研的COOLOS中 , 首次将竞品旗舰机的EROFS文件系统用在千元机 , 让699元的产品也能拥有更流畅的体验 。
酷派认为 , 当友商在追求所谓“高端”的时候 , 挖掘并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 为此 , 酷派将用户换机周期拉长到2年以上 , 率先在业内提出了“90天换机2年质保” , 把行业标准提升了一倍以上;针对反诈推出账户险 , 只要使用酷派手机 , 在安全模式下遭受电话短信诈骗 , 一旦立案 , 酷派可以优先赔付最高五万元 。
这些都是酷派的差异化打法 。
在孙燕飚看来 , 当前国内的手机厂商“米荣OV”都在重兵布局2000元至4000元档位的中端机 , 也在冲刺华为空出来的高端机市场 , 反而是低端机市场大家都有些退让 。 “所以这个时候酷派用高端的配置来冲刺低端市场 , 打的还是性价比 。 ”
尽管陈家俊提出“三年内重返第一梯队” , 不过对比“米荣OV”仍有不小的差距 。 孙燕飚认为 , 当前的手机市场 , 已不再是仅仅依靠卖手机硬件赚钱 , 而是通过手机这个重要的渠道资源和终端 , 提供内容等服务 。
以小米为例 , 其Q3财报显示 , 其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大涨85.5% , 增长至47亿元 。 其中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09.8%;MIUI月活跃用户达2.24亿人 , 同比增长43.4% , 第三季度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21.1元 , 同比增长29.4%;同时基于小米近两年的在海外市场的发展 , 其海外互联网服务业务也开始变现 。
跳出手机硬件之外 , 第一梯队的手机厂商已经开始在赚生态的钱 , 这是酷派等新玩家面临的竞争挑战 。
“几十年等一回”:回归背后深层次原因是行业机遇
其实不止酷派 , 近一年来 , 越来越多曾经失意的手机品牌都动作频频 , 蓄势重返牌桌 。 2021年8月 , TCL宣布旗下子品牌雷鸟科技回归;2022年1月 , 魅族在今年首场发布会上宣布其旗下lipro、PANDAER、mblu(魅蓝)三个品牌获得产品更新;联想、中兴等品牌手机也释放出新品预热的信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