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见面,董先生便施动法术,顺手拿起一把笊篱,在水瓮里舀水请许先生喝 。许先生也不示弱,摘下头上的网套,将笊篱里的水接住,一口喝干,并连声道谢 。
董先生见此人亦不寻常,遂哈哈大笑,挽其手而进入客厅叙谈 。许先生遂将原委说出,恳请董先生与其联手施法除害,董先生一听满口答应 。来到板桥庄,两人共同施法,用朱砂写符,等到日落墓虎出现之时,将三道仙符分别贴在墓虎脑门、胸口、腹部三处,将其捉拿归棺 。又用七寸钢钉钉在墓虎腹部,将鬼婴之气治住,这才将墓虎伤人一事平息 。
庄内百姓对此赞不绝口,齐声拱手相谢 。庄内有一郭老先生,见董先生有如此才华,遂将其女许以为妻,并赠土地房屋 。从此董姓家族便入住庄内延续至今 。
13.板桥于氏半朝銮驾及皇封圣旨
相传,明朝名将、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于谦之十一代子孙于时雍,在清康熙年间从于家村迁居到板桥村 。从此,于氏家族植根于板桥村,创基业,育子孙,繁衍生存 。嘉庆十三年(1808年),于谦的十五世孙于来章考取功名,任河间府教谕之职,其父于澜貤赠修职郎,其母李氏貤赠孺人 。
在河间府任职期间,于来章结识纪晓兰 。纪晓兰河间府人,当时纪年事已高,思乡情浓,常回乡探视,两人遂相识,遂成忘年之交 。后纪发觉于文才博众,品性敦厚,举止端庄,于是经纪引荐,于来章到皇宫任教 。任教期间,于所教皇子学识颇受嘉庆皇帝赞许,为表其功,嘉庆帝钦赐于半朝銮驾,颁发圣旨,逢山开路,遇水造桥,并恩准其带半朝銮驾回板桥村光耀门楣 。
此后,板桥于氏后代辈辈沿习成规,每逢清明节、十月初一都由于氏家族掌门带领子孙,手执祖辈流传下来的皇封圣旨,由于氏子孙抬着半朝銮驾进行祭祖 。此举一直沿续到民国期间,因战乱不得以终止,半朝銮驾与皇封圣旨由于氏后人保存起来 。
十年动乱,“破四旧”运动在板桥村轰轰烈烈开展,于氏十八世孙于冬狗迫于形式将家中地窑所藏的半朝銮驾金瓜、朝天凳、肃静回避牌及皇封圣旨取出,交付村晋剧团保管 。后辗转几十年,最终因保管不当,可叹这旷世之宝,仅连一件也没有留存下来,全部散落遗失了 。
14.板桥四举人与师为民请愿的故事
板桥村里有一位梁彦藻老先生 。一人教出了四个举人,颇受村内百姓爱戴 。
相传在大清朝道光年间,老天爷和老百姓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整整一年未落一场透雨,地里的庄稼几乎绝收,百姓们只能挖野菜贴补充饥 。尽管年景不强,但官府的粮税可照收不误 。此时,梁老先生的门徒冯构堂、郭建生等四举人共同合谋,由他们四人抬梁先生到县衙为百姓请愿,要求免粮免款,为老百姓渡过难关 。
次日,在全村百姓的拥戴下,师生五人一同来到县衙 。时任知县观罢此景,暗自一惊,心想,一个小小的山村,竟有四个头戴明晃晃顶子的举人抬着一位老者为民请愿,可见这位老者并非常人 。经询问才得以知晓,此人原来是举人的老师梁彦藻 。知县大人恍然大悟,理解他们为解百姓饥寒之危的良苦用心,当即答应免去全村粮款,帮老百姓渡过荒年 。从此,老百姓便流传下了一段佳话:
板桥有位梁先生,
一师教出四举人,
为帮百姓度灾荒,
县衙请愿留美名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 易纲三支箭 三棱箭风水
- 房子格局风水禁忌 男女出轨风水格局图
- 房子后面没有山可以用什么做靠山 风水山头不利可以装修吗
- 房屋斜梁风水化解 竖梁与横梁斜梁的风水区别
- 农村建房大门风水学 建房的大门风水学
- 九宫风水图分析法 八宫风水大揭秘
- 天方地圆风水学 一方天地风水怎么样
- 菲律宾五星级酒店 菲律宾宿务风水
- 赖派天星风水真正秘诀 全真教龙门派风水
- 山脉风水 民族大道的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