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互联互通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 也有助于社会治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宋晓表示 , 大部分消费者是希望平台可以实现互联互通的 , 通过推动平台间API开放与信息交互 , 优化安全治理体系 , 逐步打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 , 不仅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 , 也有助于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 。 例如在打击电信诈骗方面 , 黑名单的共享 , 可以阻断某些犯罪分子在不同平台流窜活动 。 例如在打击电信诈骗方面 , 如果微信、抖音、微博各个平台API打通 , 实现黑名单的共享 , 可以阻断某些犯罪分子在不同平台流窜活动 。
工信部、科技部在互联互通的技术领域投入特别大 , 数字孪生系统、智能汽车都是未来可能受益的领域 。
文章图片
(引自《“互联互通”用户认知和态度调查报告》)
彭浩:推动互联互通 , 运用新技术手段为网络内容安全保驾护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博士生导师彭浩认为 , 互联网内容安全是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 网络异常检测是实现智能化网络空间治理的核心技术 , 目前的技术要求不但能检测 , 还要用AI技术实现控制主动防御 , 形成闭环 。 他还介绍 , 时空网络大数据计算能够优化交通、物流等领域 , 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孪生、元宇宙都是赋能智慧社会新引擎 , 这些尤其需要网络空间社会的公共安全及治理 。
熊节:平台互联互通的关键在于激活数据要素的巨大经济潜能
四川质量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数字化转型专家熊节认为 , 互联网企业最关键的垄断是流量和数据的垄断 , “解决屏蔽链接”问题也仅是走向“互联互通”的第一步 , 要真正实现互联网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 , 从平台服务、内容生态 , 到流量数据、用户信息等等深度融合 , 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随着互联网成为一种民生基础设施 , 中国九亿网民共同创造的互联网大数据 , 应该被作为公共资源来看待 。
数据被定义为一类新的生产要素 , 它一旦实现互联互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会堪比当年的土地财政和住房制度改革 。 从一块原本没有资产的地方创造出一块资产 , 并且宏观的来讲这块资产是有可能支持货币增发的 , 数据资产一旦入表 ,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至少能够新增万亿级别的资产 。 更多的中小企业会在数据全面互联互通机制形成之后 , 会产生更多的创业的机会 , 也会形成更多围绕互联互通之后真正的大数据相关的专业服务的市场和需求 。
文章图片
“互联互通”对中小企业产生哪些影响(引自《“互联互通”用户认知和态度调查报告》)
龚炯:互联网平台作为基础设施应该监管 , 但不应涉及产权问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色列分校副校长、教授龚炯认为 , 现在平台经济发展很快 , “资本无序扩张”的议题最近讨论比较多 。
部分平台经济发展到今天 , 已经可以和国家电网、城市供水系统、公共通信系统相提并论 , 可以说是“涉及到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设施” 。 《反垄断法》第七条规定 , 对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 , 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 。
贾开:互联网在“开放”和“控制”之间的平衡 , 需要关注新的技术路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