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男女撑起的千亿市场,也卷起来了( 四 )


在这个赛道内 , 已经有超级猩猩、shape、Keepland、乐刻等多家企业入局厮杀 , 用户已经不够分了 。 且随着同类竞争者的增加 , 除了价格战和用户黏性之间的平衡外 , 服务质量与用户数量的矛盾在未来也是一大挑战 。
试想下 , 拥挤的健身房内全是满身是汗的彪形大汉 , 又有几个姑娘愿意走进这样的健身房呢?但往往姑娘却是真心愿意为健身花费高昂费用的群体 。
私教工作室倒是受操作经验和价格限制 , 吸纳了更多高净值的专业级用户 , 却也为其拉新设置了一道无形的门槛 , 难以获得普通用户的青睐 。
何况 , 还有始终在开疆拓土的Keep等线上健身App 。 截至2021年3月 , Keep平台宣称共有约3亿用户 , 日活跃用户数量超600万 。 疫情期间 , 在居家健身热潮的驱动下 , 其日下载量实现了478%的大幅增长 。
但杜炜认为 , Keep在使用上不像线下健身房一样具备直截了当的引导 , 这导致部分用户难以正确发力 , 跟练后出现膝盖积液、脚踝扭伤等症状 , 入门体验大打折扣 。 而对Keep的三大营收来源——健身产品、广告及其他、会员及付费内容而言 , 保证用户留存才是讲好一切故事的核心 。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曾表示 , 健身本质还是一个内容服务行业 , 具体到智能健身镜赛道也是如此 。 季意园在社交平台上多次刷到过与之有关的推荐 , 她对其动作识别捕捉并实时纠错的功能很感兴趣 , “就是准确度似乎没有那么高 , 而且过于昂贵” 。
抛开短时间内无法一步到位的技术升级 , 为了提升复购率 , 智能健身镜的竞争壁垒唯有从内容角度发力 , 但这也是线下健身房和健身App的优势所在 。 “和Keep相比 , 智能健身镜等于智商税 。 ”杜炜说道 。
但这并不妨碍当下智能健身镜受到追捧 , 换句话说 , 健身方式的革新为众多健身行业的玩家创造了新的增量 。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智能运动健身行业研究报告》显示 , 2025年智能运动健身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到约820亿元 。 只是 , 未来前景想象空间的推高 , 亟需将当下的症结逐一击破 。 毕竟 , 健身也好 , 减肥也罢 , 归根结底都是一项与自律有关的生意 , 不管用户如何决策 , 终究是“管住嘴 , 迈开腿” 。
【瘦身男女撑起的千亿市场,也卷起来了】(文中刘思然、鞠猫猫、严俊昊、季意园、杜炜、肖晶晶、李丹阳均为化名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