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冰壶比赛的冰面并不均匀平整 , 赛前有专业的制冰员“打冰”——为冰面蒙上一层细小的水珠 , 这就让冰壶的走向更难以捉摸 。 这是冬奥特辑的第八篇 。
文|冷鱼
编辑|唐嘉洋
冬奥期间 , 民间的自制冰壶令人捧腹 , 在人民群众的智慧下 , 锅碗瓢盆乃至包装盒、饮料罐等一切能滑动的 , 都算作“冰壶” , 在光滑的瓷砖或者冰面上“遛弯儿” 。 家庭主妇们乐见于此 , 因为“只有这时候大老爷们才会心甘情愿地擦地板” 。
▲自制冰壶让人爱上“擦地板”
作为“冰上国际象棋” , 冰壶比赛是体力与脑力的对抗 , 缓缓滑出曲线的冰壶 , 就是一枚枚棋子 , 象征着优雅、克制、理性、坚定 , 平静的局面下暗流涌动 。 但更让人们喜闻乐见的 , 是运动员们的擦冰场面 , 以及场上飞扬着的“咆哮” , “大过年的 , 多热闹啊” 。
一静一动之间 , 正是冰壶运动的独特魅力 。 作为冬奥会比赛用时最久的项目 , 一场冰壶四人组比赛耗时约150分钟 , 但认真看比赛的人 , 绝不会感到无聊 , 队员们凝重的眼神、蹙起的眉头 , 一传一打间交替上升的比分 , 营造出紧张刺激的气氛;纷纷的“咆哮” , 擦冰时的刺啦声 , 壶与壶击打的声音 , 更能刺激起人们的肾上腺素 。 人们期待看到一记好球(壶) , 瞬间打出对方两三个壶 , 逆转乾坤 。
▲一次打出对手两个壶
作为一项起源于苏格兰的民间运动 , 冰壶比赛并不复杂 , 与小时候打弹珠的游戏有几分相似 , 要义都在于击打、抢位、得分 。 在一场冰壶四人组的比赛中 , 双方一垒、二垒、三垒、四垒队员轮番上阵 , 每垒投出两壶 。 投壶完毕后 , 离圆心更近的一队胜出 , 领先对手的壶数即为得分 。 每场冰壶比赛共10局 , 10局得分相加多者获胜 。
在单局比赛中 , 后手投壶的一方拥有更大优势 , 为了平衡 , 输掉比赛的一方 , 将在下一局拥有后手权 。 在单场内先手小输1分 , 有时候也是一种进攻策略 , 以求在后续比赛中发力 。
▲冰壶场地示意图
在正规冰壶比赛中 , 从投壶点到画有圆形标志的“大本营”约有40米远 , 想要投出的壶准确无误地“走位” , 完成既定战术目标并非易事 。 而且 , 冰壶比赛的冰面并不均匀平整 , 赛前有专业的制冰员“打冰”——为冰面上蒙一层细小的水珠 , 这就让冰壶的走向更让人难以捉摸 。
人们熟知的“擦地板”动作应运而生 。 投壶手以旋转的方式将冰壶投出 , 以使其获得充足的前进动力 , 而其他运动员需要用“擦冰”的方式 , 来调整冰壶的运行速度与行进方向 , 来让壶到达指定位置 。 有时候 , 擦冰并不局限于擦自家的壶 , 在击打对手的壶时 , 为了让它们离得分区更远些 , 在对手的壶后努力擦冰也是常有的事 。
▲选手有时也为对手的壶“擦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