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趣谈:花中祥瑞的瑞香
春节渐临,人们喜欢买一些花卉来装饰家里的喜庆气氛。立春前后,瑞香花开。其树姿潇洒,花虽不大,却香味浓郁,令人陶醉,因此而得名“瑞香”,深受家庭青睐,为新春佳节增添异彩。
瑞香,原名睡香。又叫瑞兰、蓬莱紫、风流树、千里香、山梦花,属瑞香科植物。其株为灌木,叶长圆,质稍坚实,凌冬不凋,花数朵聚作一簇,生诸枝顶。其花色淡紫红,香气浓郁,混有辛甜之味。此花最初发现于江西庐山,我国多见栽植,中原以南可植地上,北方唯盆栽种,开花于冬日,但可延至翌年春末。
【植物趣谈:花中祥瑞的瑞香】

文章插图
“瑞香是花贼”这是我对瑞香最初印象。记着父亲生前离休晚年,喜欢上了养花。一次,有朋友送来一盆瑞香给他。说是“上品花卉”,被称为“花贼”。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这株瑞香植物,碧绿养眼的长圆形叶片上,镶着一条具有金属般光泽的金边,这种流光溢彩的叶儿,生机盎然,非常惹人喜爱,它那每个枝条的顶端,还缀满10多朵球状般的花朵,花虽不大,却殷红艳丽,这也是我第一次对瑞香的了解。

文章插图
何以叫“花贼”,我虽略知因果,却不曾真切体味。后来我也陆续见过瑞香,但并不觉得花香特别浓烈,也许是因为养在室外,香气被冲淡了而已。瑞香虽然花开冬季,香气宜人,但何以把它尊为“上品花卉”呢?于是某一年岁末,突发奇想,我亲自栽种了一盆瑞香摆放在家中。

文章插图
于是我终于理解何以为“花贼”了。瑞香摆放在屋内,那香气仿佛狸猫一般,游走于房间每个角落,不经意间,便会钻了出来。我觉得这种“贼”属性,比古人所谓瑞香窃取了百花之香,要更贴切。

文章插图
瑞香的花,仿佛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似曾相识,又恍若不识,却又难以忆起。苦苦思索了好一阵子,忽而感觉:这花的香气,像极了姜味儿的洗发水!就是这样带些辛辣带些温暖的味道。

文章插图
瑞香之名,因花开有香气之故。明代作家、园林设计师文震亨《长物志》书中所言:“相传庐山有比丘,昼寝,梦中闻花香,寤而求得之,故名睡香。四方奇异,谓花中祥瑞,故又名瑞香,别名麝囊。”麝囊为比喻,以其花香不绝之故。

文章插图
明代农学家王象晋在其编著的《群芳谱》称,瑞香又有露甲、蓬莱紫、风流树诸名,以紫花者为上品,故又称紫风流。宋代陶毂写的《清异录》记曰:“庐山僧舍,有麝囊花一丛,色正紫,类丁香,号紫风流。江南后主诏取数十根,植于移风殿,赐名蓬莱紫。” 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十朋在《瑞香花》做诗称此花:“真是花中瑞, 本朝名始闻。江南一梦后,天下遇清芬。”

文章插图
瑞香花开于冬季,有欺霜傲雪之姿,更兼香气满溢,自宋时初为人欣赏,其品格备受称赞。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次韵曹子方龙山真觉院瑞香花》诗中言:“幽香结浅紫,来自孤云岑。骨香不自如,色浅意殊深。”又曰“君持风霜节,耳冷歌笑音。一逢兰蕙质,稍回铁石心。”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在《瑞香花》诗中有曰:“侵雪开花雪不侵,开时色浅未开深。碧团栾里笋成束,紫蓓蕾中香满襟。”瑞香因是新奇种类,品性又佳,宋代张翊《花经》将之列为“一品九命”,花中最上品也,明代张谦德《瓶花谱》亦将其列为 “一品九命”。“一品九命”:古代官制以一品为“九品”中的最高官阶,官爵分为九个等级,称之九命。一品九命即为第一等官爵阶层,比喻极品之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