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OS“通用控制”深度体验:苹果全家桶的新台阶

感谢各位IT之家家友阅读本文!本文含有动图 , 阅读时间约 15分钟 。 文末附赠五张Apple 官方新年壁纸 , 祝大家 2022 年工作顺利!
01 写在前面
2021 年 6 月 , 苹果在 WWDC 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了全新的 macOS Monterey 操作系统 , 而它的一项新功能备受瞩目 , 其名为“通用控制”(Universal Control) 。 “通用控制” 允许一套键盘、鼠标、触控板横跨多台 iPad、Mac 使用 , 且一台设备的文件可拖拽到另一台设备中 , 相当便利 。
macOS“通用控制”深度体验:苹果全家桶的新台阶
文章图片

不过 , “通用控制” 在数码圈中的热度之所以居高不下 , 这就不得不谈及两个场外因素:
1.WWDC2021 举办的一周前 , 华为正式发布鸿蒙操作系统 , 其 “多屏协同” 功能在形式上类似 “通用控制” , 这自然引发家友对两者的比较;
2.原计划于 2021 年秋季实装的 “通用控制” 跳票到 2022 年 1 月 , 也就是最近才进入公测状态 , 这期间苹果是否借鉴过鸿蒙也成为家友热议的话题 。
macOS“通用控制”深度体验:苹果全家桶的新台阶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无论是 “通用控制” 还是 “多屏协同” , 它们的思路无非是“让一套外设连接多个设备” , 而这种理念早已被罗技、微软等计算机周边设备制造商实践过 。 最初 , 外设在设备间的流转需要用户主动按下切换按钮(代表产品:罗技 K380 蓝牙键盘) , 而如今 , 用户在 PC、Mac 上安装配套软件后 , 外设可在鼠标移动至屏幕边缘时自动切换连接的对象(代表产品:Logitech Flow 插件) , 甚至连文件也能在设备间自由传输 。 这是不是与 “通用控制”“多屏协同” 无比相像?在我看来 , macOS 与鸿蒙无非是把第三方早已实现的功能集成到系统中 , 讨论苹果与华为 “谁借鉴了谁” 毫无必要 。
macOS“通用控制”深度体验:苹果全家桶的新台阶
文章图片

△ iPad 妙控键盘发售前 , K380 是我使用频率最高的外设 。
macOS“通用控制”深度体验:苹果全家桶的新台阶
文章图片

△ 想要使用 Logitech Flow , 用户首先得购买支持该功能的罗技鼠标 。
综上 , 本文的焦点不会放在 “通用控制” 的基本功能上 , 因为跨屏操作这事儿并没有新鲜度可言 。 我之所以认为 “通用控制” 值得用一篇文章来介绍 , 还是因为苹果在细节处下的功夫:

  • macOS 如何判断用户想将鼠标移动到哪个屏幕上?
  • 一套键鼠最多能横跨几台设备?
  • 相比连接多个显示器 , “通用控制” 有何优势?
这些细节处理可能无法满足所有人的胃口 , 但我相信 , 了解苹果研发产品的思路 , 对国产厂商打磨新功能是有所帮助的 。
macOS“通用控制”深度体验:苹果全家桶的新台阶
文章图片

02 设备连接
作为 WWDC2021 的主要亮点 , “通用控制” 没有被当作旗舰产品的专属特性 , 而是广泛兼容早至 6 年前的苹果旧设备 。 以下是具体机型:
MacBook Pro(2016 年及后续机型) , MacBook(2016 年及后续机型) , MacBook Air(2018 年及后续机型) , iMac(2017 年及后续机型) , iMac(27 英寸配备 5K 视网膜显示屏 , 2015 年末机型) , iMac Pro , Mac mini(2018 年及后续机型) , Mac Pro(2019 年机型)
iPad Pro , iPad Air(第三代及后续机型) , iPad(第六代及后续机型) , iPad mini(第五代及后续机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