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为人民( 三 )


第三 , 城市今天部署的技术具有长期广泛的社会影响 , 定义未来的社会契约 。 目前智慧城市技术已成为增加监控、提高企业利润的隐蔽工具 。 人们对于哪些个人数据被收集和储存、数据如何被使用、谁拥有这些数据知之甚少 , 更缺少控制权 。 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将个人数据安全置于风口浪尖 , 需要采取坚定保护个人数据和隐私的措施和行动 , 完善智慧城市的治理体系 , 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 , “要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要明确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和义务……要开展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公众监督 , 形成监督合力 。 ”《足够智慧的城市》提醒我们一个关键问题 , 智慧城市为谁而建?智慧城市需要做到以人为本 , 实现技术服务于人的目的 。 人民对于智慧城市的技术开发、数据获取和使用应该具有发言权 。 只有带着人民的智慧去寻找智慧城市的建设方案 , 我们才能实现智慧城市为人民 , 智慧城市人民建 。
(作者:李丽梅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 博士 , 副教授 , 《足够智慧的城市》中文译者)
拓展阅读
什么是新型智慧城市?
新型智慧城市经历了三个阶段 , 包括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和新型智慧城市 。
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初级阶段的产物 。 以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数据)为支撑 , 采用GNSS、RS、GIS技术 , 以可视化方式再现城市“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各类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 , 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的城市信息系统体系 。
智慧城市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智慧传感器连接起来形成物联网 , 实现对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 , 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 , 实现网上“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的融合 , 并发出指令 , 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 。
新型智慧城市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资源驱动发展到创新驱动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 以创新引领城市发展 。 实现“互联网+”、时空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融合创新 ,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 消除孤岛现象 。 实现城市管理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 这是我们新型智慧城市的基本目标 。
新型智慧城市新在哪里?智在哪里?
新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 服务化理念 , 一切为了服务 , 一切都是服务 , 以人为核心 , 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基本价值取向 。
新思维是“互联网+”思维 , (时空)大数据思维 。 要认识互联网、适应互联网、使用互联网 , 一切靠(时空)大数据说话、凭(时空)大数据决策 。
新方法是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方法 。 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工程 。
【智慧城市为人民】——来源:人民网、《网信军民融合》2018年6月刊 , 王家耀《系统思维下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