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看来 , 相比“元宇宙社交”宏大但模糊的概念 , 啫喱的成功在于长在了年轻人的审美上 。
用户们捏出来的画风一致但各有特色的虚拟形象 , 相当符合当前年轻人的审美潮流 。 特别是用户可以将已添加的好友形象放到一个类似“手办展示柜”的地方 , 更是满足了“收集癖”的成就感 。 这种收集的美妙之处在于 , 几乎不可能收集到两个一模一样的“手办” 。
而“元宇宙社交” , 则更加虚无 。 从技术方面看 , 啫喱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创新 , 推动它一度超过微信、QQ的 , 是其优秀的设计和玩法;从内容的丰富程度上看 , 捏脸和虚拟形象是元宇宙必不可少的部分 , 但远远不能和元宇宙划等号 。 与其说啫喱是元宇宙社交领域的探索者 , 不如将它的发展定义为社交产品的一次“元宇宙化”的强互动尝试 。
啫喱的胜算
七麦数据的统计显示 , 啫喱自从2022年1月下旬起 , 排名就呈现出了相当剧烈的增长态势 。 仅仅用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位列App Store免费应用榜第一 。 能常年保持在这个位置的 , 一般是微信、支付宝、抖音、快手、央视频等全民级App 。

文章图片
图4/6
啫喱排名趋势图源:七麦数据
啫喱的开局相当完美 。 但在2月13日下午 , 啫喱下架 。 啫喱在给用户的信中表示 , 他们遭遇了“连续的、有组织的攻击”“在各大平台被恶意造谣”“在应用商店被水军刷差评” 。 特别是关于“未经用户授权获取隐私”的网传消息 , 啫喱还向所在地警方报了案 。
【风口上的啫喱,有没有元宇宙的味道?】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施行的当下 ,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 , 涉嫌“违规获取用户隐私”无疑是个相当严重的指控 。 如果可以借此机会修补漏洞、防患未然 , 也是一件有利于用户和产品的好事 。
啫喱在“暂别信”中还表示 , “上架三周的时间里卡顿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卡得连代码都出来了” , 啫喱“纵然拼尽全力也难以满足更优的用户体验” , 因此主动从应用商店下架 。
但因为“未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下架的热门产品实属罕见 。 主动从App Store撤下 , 不仅意味着天量下载、曝光量的损失 , 还会引来外界对开发者技术力的质疑 。

文章图片
图5/6
某位用户在微博超话征友
在社交赛道 , 啫喱将自己定位于“熟人社交” , 和已经认识的人换个地方做朋友 。 但现实是 , 用户可能没有那么多需要换个地方相处的朋友 , 在微博和小红书满天飞的征啫喱好友的分享海报就是明证 , 为了填补好友位 , 用户不得不找陌生人当朋友 。
也就是说 , 很多用户把定位于熟人社交的啫喱 , 借助其他平台的分享 , 玩出了陌生人社交的花样 。 实际上 , 啫喱已经是一个熟人+陌生人双重驱动的社交产品 。
因此 , 啫喱会同时面对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产品的双重困境:从陌生人的角度看 , 如何维持住用户新鲜感?如何保持良好的社区氛围?如何避免从社交产品 , 退缩回一个捏脸工具?从熟人的角度看 , 如何给用户创造一种完全不同于微信的新体验?
但反过来 , 啫喱也能收获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共同的红利 。
凤凰飞走 , 大象来了
2020年8月 , 一点资讯在股权方面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动 , 原来的第一大股东凤凰新媒体将全部股权转售给了润良泰基金 。 这是一家主要投资TMT领域的基金 , 还曾投资过爱奇艺、快手等知名互联网公司 , 所获颇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