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赛道火爆 磷化工巨头携百亿巨资“下场”
去年以来 , 新能源车销量爆发 , 带动磷酸铁锂需求高速增长 , 也为传统磷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 , 一大批磷化工企业涉足磷酸铁锂赛道 。
磷化工巨头们布局磷酸铁锂的步伐越来越快 。
2月16日晚 , 云天化(600096.SH)发布公告称 , 公司与恩捷股份(002812.SZ)、亿纬锂能(300014.SZ)、浙江华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友控股)等共同签订了《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项目合作协议》 , 将通过合资公司共同开采矿产资源 , 进行矿产深加工 , 共同研发、生产和销售新能源电池及新能源电池上下游材料 。
消息一出 , 资本市场沸腾 。 2月17日 , 磷化工板块持续拉升 , 云天化开盘一字涨停 , 收于21.31元/股 。 再看板块内其他个股 , 湖北宜化(000422.SZ)接近涨停 , 兴发集团(600141.SH)等涨幅超过6% 。
去年以来 , 新能源车销量爆发 , 带动磷酸铁锂需求高速增长 , 也为传统磷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 , 一大批磷化工企业涉足磷酸铁锂赛道 。 在磷酸铁供应仍存缺口的预期下 , 产能率先投放的企业有望受益 。
517亿的大手笔合作
“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上的四家龙头公司或者关联方共同布局一个项目 , 不管是项目规模 , 还是产业影响力 , 都是名列前茅 。 ”一位新能源行业资深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 。 根据公告 , 相关的新能源电池、锂电池隔离膜、磷酸铁及磷酸铁锂、铜箔项目等电池配套项目分为三期 , 一期总投资额为180.5亿元 , 二期总投资为336.5亿元 , 三期暂未公布 。 一二期共计517亿元的投资额 , 在业内算是大手笔 。
公开数据显示 , 云天化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磷化工行业上市公司 , 现拥有的磷矿产能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 今年1月 , 云天化披露业绩预告 , 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亿元-37亿元 , 比上年增长1186.59%~1260.11% , 交出了上市以来的最好成绩单 。
从2020年底开始 , 云天化就布局新能源电池材料 。 去年10月 , 云天化计划投资72.86亿元 , 建设50万吨/年磷酸铁电池新材料前驱体及配套项目 。 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 , 预计每年可新增营业收入85.37亿元 , 新增净利润9.38亿元 。
而此次合作 , 更是被业内视为云天化深化新能源领域转型的关键举动 。 与云天化合作的恩捷股份是锂电池隔膜领域的“一哥” , 国内隔膜市占率达到39% , 预计2021年净利润为26.6亿元-27.6亿元 , 同比增长138.44%~147.40% 。 而亿纬锂能是动力电池龙头之一 , 华友控股旗下的华友钴业是全球最大的钴冶炼企业 。
根据公告 , 这些合作项目涉及新能源电池行业内的多级产业链 , 涵盖了最上游的磷矿、锂矿的资源勘探、开采以及终端的新能源电池产品 。 此外 , 项目还规划了锂电池隔离膜、铜箔等产能项目 。
云天化表示 , 本次合作有利于各方发挥各自的资源和优势 , 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公司磷化工产业链优势 , 提升公司磷矿资源的多元化深度开发 , 加快推进产业链延伸和转型升级 。
提前抢占市场份额
由于在成本、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 , 磷酸铁锂电池在过去一年发展迅猛 。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 , 自7月份磷酸铁锂产销量超越三元锂电池以来 , 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在不断增大 。
去年 , 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154.5GWh , 同比累计增长142.8% 。 其中三元电池装机量累计74.3GWh , 占总装机量48.1% , 同比累计增长91.3%;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累计79.8GWh , 占总装机量51.7% , 同比累计增长227.4% 。 从今年1月份的数据来看 , 磷酸铁锂产量及装机量继续超出三元电池 , 且增速较三元电池明显更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