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慢的人更显老,走路快的人更长寿 。有研究人员专门观察记录了约1000个人,从他们3岁开始,一直到45岁,结果发现:在进入老年之前的几十年中,走路快慢是一个健康信号 。
从3岁测到45岁:
走路慢的人更显老
2019年刊发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Network Open 上的一项杜克大学研究,对同一出生时期的1037人进行了贯穿一生的追踪 。结果显示,中年时期的步行速度可以作为大脑和身体衰老的指标 。

文章图片
该研究的受试者均出生于1972年4月-1973年3月 。从他们3岁时开始,研究人员就每两年采集一次他们各项身体指标的信息,包括智力、语言、运动技能、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呼吸系统等身体机能和生理健康指标 。
在他们45岁时,研究人员还额外进行了步行速度、大脑影像、认知功能和面部衰老程度测试与评估 。
分析结果发现:
?;走路慢的人肺、牙齿、免疫系统状况都更差,抓握力更弱,平衡力差,手眼协调性也不好;
?;大脑更加“显老”,大脑体积和表面积更小,而且大脑皮层厚度也更薄,认知能力下降更快 。
?;此外,走路慢的人“面部年龄”也更大,即更显老 。
虽然生活方式选择也可能与健康认知问题有关,但整体而言,在进入老年之前的几十年中,走路慢都是健康问题的一个信号 。①②;
走路快慢可预测寿命长短?
专家:有一定道理!
北京老年医院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研究室主任宋岳涛2015年接受北京晚报采访时指出,走路快慢可预测寿命长短是有一定道理 。
宋岳涛表示,走得快特别能说明心肺功能好 。正常人的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 。走路的时候,心脏需要强有力的支持,“就像汽车跑得快,发动机必须要强劲有力 。”试想一下,一名心脏病患者肯定走不快 。同时,走路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呼吸系统的支持 。如果一个人的肺脏功能不好,走几步甚至没走路就喘起来了,那么这样的老年人肯定也走不快,预期寿命也不容乐观 。
应该如何判断或计算步速?宋岳涛建议老年人可以在地板上画一条4米线,以正常速度从起点走到终点,记录下所用时间,再除以4,就可得出走路速度 。老年人最好每年自测一次走路的速度,然后记录下来与上一年的数据进行比较 。③;
记住这5点,
帮你老得慢一些!
当然,并不是说“走得快”就一定会延长寿命 。特别是已经患有膝关节各类疾病或者心血管疾病的人,也不能一味的求快 。
走路是一个全身综合的体现,离不开好骨头、好肌肉、好血管、好反应 。当你身体整体状态好起来的时候,你自然会感觉走路生风、动力满满 。
1.;每天喝杯牛奶
好腿脚离不开骨健康,而为了让骨头流失得不那么快,要注重多吃富含钙的食物 。
牛奶是最好的补钙食物,每天都应摄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建议,牛奶以及奶制品每日推荐摄入量是300克 。以普通的200毫升的袋装奶为例,每天喝1~2袋 。
2.;户外晒晒太阳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夏维波2016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指出,如果缺失维生素D身体难以吸收钙,所以在补钙的同时维生素D也是必不可少的 。
夏维波提醒,我们的皮肤就是天然的维生素D合成器,通过晒太阳的方式获得维生素D效果最好,每天上午9点~下午4点间晒半小时太阳就足够人体所需维生素D的合成 。一定要到室外晒太阳才有效 。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