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立讯精密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很明显就是当下。
立讯精密认为,智能电动汽车大潮的兴起,给市场带来了很多新的加入者,这些新加入者虽然在电动化、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有优势,却缺少传统车企在汽车行业的基础,比如车规级质量标准的理解、体系能力、平台开发能力和经验积累、制造资质和制造能力、供应商资源和管理能力、经销商渠道等。因此,在新的格局下,市场需要ODM造车。
而立讯精密,在消费电子、通信、汽车等领域均拥有丰富的 ODM 经验,对ODM商业模式有着非常熟悉的掌握度,便选择了在这个时间入局。据悉,ODM 业务目前已经有比较明确的落地项目,大约在 12-18 个月陆续投产。
冤家路窄,或再与富士康正面交锋果链代工企业进军汽车行业,立讯精密并非首家,富士康早在2021年初就宣布入局。而且回看富士康的布局策略,也是代工与核心技术研发双线并举,与立讯精密如出一辙。
2021年1月13日,富士康与吉利控股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随后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两家公司于2021年底正式合资成立了山东富吉康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据业界猜测,富吉康或是双方合资公司落地实体。
不仅是国内,富士康还计划在欧洲、印度、拉丁美洲等地生产电动车。2021年5月,富士康与Fisker达成合作协议,包括计划于2023年在美国开设一家工厂,并将在多个工厂为Fisker每年生产超过25万辆汽车。11月,富士康宣布以2.3亿美元收购Lordstown在俄亥俄州的一家工厂,同时与Lordstown Motors达成一份代工协议,将为其组装第一款产品——全电动皮卡Endurance。
在布局代工业务之余,富士康还在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发,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动作便是与台湾裕隆成立合资公司,推出电动车平台MIH。该平台于2020年10月正式发布,具有模块化、可定制、全车OTA等优势,支持SUV、轿车等底盘设计,可以适配B+级到E级尺寸,300到800+公里的工况续航。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MIH
官方指出,该平台主要是为了应对传统汽车产业开发费用太高、开发期长、资源不足等难题而设计,平台的目标是做电动车界的安卓。为此,富士康还借鉴了Android建立开放手机联盟的经验,成立MIH联盟。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MIH联盟成员已达2,246家,分布在全球61国家及地区。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电子、英飞凌、微软等均为MIH成员。
【“新Tier1”争相入局,是赋能还是搅局?】为进一步增强MIH平台的协同性,富士康还在积极推进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包括携手硕禾、荣炭与中钢碳素加速电动车电池负极材料的开发,与日本电产成立合资企业开发和销售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收购旺宏电子6英寸晶圆厂开发电动汽车使用的SIC功率元件,与Stellantis合作布局智能驾驶舱解决方案和半导体芯片等,牵手Autoware推动MIH平台集成ADAS解决方案。
综上,也有观点认为,富士康在汽车领域一系列的布局最终是为了卖MIH平台,因为此前有明确的内容表明富士康想通过这些合作为不同市场提供硬件和软件服务。而且,富士康确实曾多次表示,其目标是到2025年至2027年,为全球10%的电动汽车提供零部件或服务。
若果真如此,立讯精密与富士康恐免不了在汽车领域再次交锋。此前,这两家公司在手机代工领域已相互缠斗多年,如今双双入局汽车行业,共同的原因无外乎当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热度已经盖过了手机,毕竟连苹果都开始造车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