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墩离打折促销不远了( 三 )
<9> 。
然而 , 克服重重阻碍抢到特许入场券的玩家 , 也有可能陷入“甜蜜陷阱” 。
限时顶流 , 难甩库存
2009年4月 , 王府井的工体特许专柜前挤满了扫货的大爷大妈 。
这是奥运特许商品公开发售的最后时限 , 据北京日报报道 , 原价99元的笔筒降到30元 , 原价360元的福娃毛绒套装只卖90元 。 1.68万元的天坛摆件打到骨折 , 5000元就能拿下<10> 。 有大爷手一挥买20件主题T恤 , 不看款式 , 只为便宜 。
如火如荼的打折背后是难以消化的存货 。
当奥林匹克旗降下 , 激动人心的比赛落幕 , 特许商品就失去了神奇的魅力 。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 , 奥运的周期性和巨大的销售规模 , 决定了绝大部分特许商品难以保值 。 短期的求大于供后 , 热度迅速回落 。
更要命的是 , 奥运特许商品的价格被统一管理 。 为了维护奥运品牌 , 国际奥委会规定了一个约为半年的“清仓期” 。 比如北京奥运到2009年3月底前 , 剩余的奥运商品不能降价出售 。 08年底出货量骤减 , 不少生产商对仓库里囤积的数千万元商品一筹莫展 , 来年降价限制一取消 , 就使出浑身解数甩货 。
冰墩墩能成为打破特许商品热度规律的例外吗?很难 , 吉祥物的特质决定了冰墩墩的热度难被延长 。
冰墩墩在成为冰墩墩之前 , 有一个明确的前置身份:冬奥吉祥物 。 它需要全方位服务于奥运品牌 , 符合一套均衡和谐的普世观念 。 近期对冰墩墩中年男性“内胆”的争议 , 正反映了吉祥物需要避开性别、性格等强烈特征 。
对比之下 , 具有长生命力的IP , 如米老鼠、冰雪奇缘的艾莎等都诞生自内容作品 , 新晋顶流玲娜贝尔打造路径接近虚拟偶像 。 他们都是凭角色本身鲜明的魅力 , 而非角色创造者(迪士尼)引发潮流 , 后劲更足 。
有人会问 , 泡泡玛特的IP也是缺乏性格特质的 , 为什么Molly能热卖两三年?这引出另一个问题:吉祥物不能连任 。
考虑到下一届奥运也要赚特许经营的钱 , 奥委会规定特许商品过期不能再卖 , 因此很难对单个奥运吉祥物做重度、长期的运营 。 与其说冰墩墩自己是一个IP , 不如说它是奥运这个超级IP在一个特定周期内的具象 , 它注定是限时顶流 。

文章图片
图6/6
如果企业无法在短暂的赛事周期后找到新的增长点 , 特许经营就只是一锤子买卖 , 并不能代表公司的前景无忧 。
08年除了奥运 , 还有一系列灾难与金融危机 , 商品需求整体是收缩的 。 如火如荼铺盘子的贝发集团对市场反应迟钝 , 短暂奥运热后大量库存无法消化 , 内销的增长只从5%提到10% , 业绩在2008年下半年下滑了二十个点 。
创始人承认 , “在奥运上虽然提升了知名度 , 但却损失了经济利益 。 ”
当红炸子鸡元隆雅图的2021年三季度报显示 , 特许商品板块同比增长141.57% , 但占大头的礼品业务波澜甚少 , 整体营业收入和毛利同比只涨了7.50%和 3.18%<11> 。
作为特许经营老玩家 , 元隆雅图在上市招股书中特别提及了特许商品的减值影响:滞销的贵金属类特许商品的原材料尚具有再利用价值 , 滞销或积压的普通特许纪念品过季后便一文不值 。
近期狠抓冰墩墩产量的同时 , 元隆雅图宣布要进军元宇宙 , 致力成为礼品元宇宙定义者——看来要在热度消退前 , 趁热打铁搞点新动作对冲存货隐患 。
尾声
相比玲娜贝儿和迪士尼的相辅相成 , 冰墩墩的热度可以说完全是由冬奥赛事推动的 。 玲娜贝儿的玩偶上不会大范围打出迪士尼的LOGO , 冰墩墩肚子上印的2022冬奥会图标必须足够显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