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扩展第二业务线,或败在用户忠诚度上( 二 )


当星巴克在进入全新市场 , 这是肯定的 。 在2014年 , 星巴克尝试提供啤酒和葡萄酒 , 试图转变成一个夜间目的地 。 然而 , 由于难以引起人们的兴趣 , 这个计划很快就失败了;归根结底 , 顾客似乎更喜欢星巴克最擅长的东西——咖啡——或许星巴克应该专注于这一点 。
通过伙伴关系发展“第三空间”
星巴克的“第三空间”——成为家庭和工作场所之外的第三个工作和休闲地 , 是其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 特别是Wi-Fi出现后 , 顾客可以在享受咖啡的同时进行社交或工作 。
然而 , 这一模式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 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是否还有改进或创新的空间 。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 星巴克最近宣布与亚马逊Go (Amazon Go)合作 。
通过星巴克自提和亚马逊Go的结合 , 顾客可以在星巴克的应用程序中提前下单 , 并通过亚马逊Go的Just Walk Out技术享受简化的结账体验 。 人们还可以购买星巴克和亚马逊Go市场(Amazon Go market)的产品 。
虽然这一举措很有前景 , 但这只在纽约的一个地方进行了尝试 , 它能否吸引更多的客户还有待观察 。
华尔街观点
再来看看华尔街观点 , 星巴克目前的普遍评级为“适度买入” , 其中包括13个“买入”评级 , 11个“持有”评级 。 星巴克的平均目标价为116.22美元 , 意味着有24.1%的上行潜力 , 目标价为100—136美元 。
结论
由于新冠疫情 , 星巴克面临许多不利因素 。 在不断上涨的成本和劳动力短缺之间 , 星巴克严重依赖价格上涨来维持利润 。 虽然短期内可行 , 但这不一定可以持续下去 , 特别是在国际市场已经衰落的情况下 。 虽然管理层对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 , 但基于先例 , 星巴克新举措能否成功仍存在疑问 。
星巴克过去拓展业务的失败可能给我们上了一课——企业应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和顾客想要的 。 很明显 , 星巴克已经掌握了制作咖啡的技术 , 并且有很大的需求 。
人们们可能更希望星巴克能花费主要精力来发展其核心业务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