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AI化,旧势力与新革命的未来之争( 三 )


比如在德克萨斯州最近上线的特斯拉保险 , 主要由5个“安全要素”构成 , 特斯拉在官网指出与保费相关的因素仅包括:车型、险种、区域、行驶里程、驾驶评分(Safety Score) 。
特斯拉明确表示定价不考虑信用评分、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历史出险、交通违章等传统车险产品使用的重要风险因子 。 这意味着 , 保费只与当下驾驶者的实时驾驶行为有关 , 放弃了传统保险产品用历史推导未来的大数预测 。
虽然还是UBI车险的概念 , 但是基于ADAS的数据采集 , 进行实时保费更新的产品 , 在产品形态上早已不是一个层次 。 不过即使如此 , 在新能源汽车车险发展的进程中 , UBI大概率也只是一个过渡性产品形态 。
自动驾驶才是车险终局?
目前汽车厂商疯狂跨界保险行业的另一个原因是 , 自动驾驶的车险产品应该怎么做 , 还需要多方的探索 。
虽然特斯拉多年以来承诺的自动驾驶技术 , 呈现薛定谔现象 , 但是按照行业主流的一个共识是 , 在2025年实现可落地的L4级别自动驾驶 。
《SAE驾驶自动化分级》中 , 将L0-L2级别定义成了“驾驶员辅助系统” , 将L3-L5级别称之为“自动驾驶系统” 。 这也就意味着在L2到L3之间有一条难以逾越的责任鸿沟 。
L2与L3级别自动驾驶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责任划分 。 目前 , 汽车保险的投保人主要是个人车主 , 汽车保险基本上都是在为人为错误导致的事故提供保障 。
不管是直销、代理还是经纪渠道 , 产险公司的销售模式、盈利模式都是基于个人车主为投保人来运作的 。 《纽约时报》指出 ,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 , 投保人的角色将会逐渐发生改变 。
一是个人车主的事故责任 , 将转移给提供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厂商、科技公司 , 投保人将转变为汽车厂商、科技公司;二是随着租车行业的兴起 , 大量租车公司将提供自动驾驶汽车 , 投保人将会转变为租车公司 。
投保人角色从个人车主转向汽车厂商 , 显然汽车厂商需要一个产品来过渡并涉足保险行业 , 理解保险从数据→精算→理赔的主要三个流程 。
2017年 ,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表示 , 他认为无人驾驶汽车还需要再过15年 , 才可能对整个保险行业产生显著影响 。
因此伴随着自动驾驶的实现 , 还有一个深入人心的观点是:自动驾驶的普及将会重创车险行业 , 多深的护城河都将消失 。
比如自动驾驶汽车被OEM厂商或者服务提供商拥有 , 平均个人拥有汽车数量会减少 , 私人投保者降低;自动驾驶汽车比人工驾驶更安全 , 事故率大幅减少 , 保险损失更少 , 因此保费也会下降 。
根据KPMG模型 , 如果顺利实现自动驾驶 , 在2025-2040年 , 自动驾驶汽车逐步代替存量汽车 , 事故率会降低80% , 每辆车的平均事故率在2040年达到0.009 。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车险保费就会一直下滑 , 在一个Accenture设计的模型中 , 保费的下降会被自动驾驶汽车带来的新保险产品对冲 。
最终呈现出在2050年之前 , 由自动驾驶带来的新收入累计值都是大于自动驾驶带来的保费减少累计值的 。
如何在2025年的拐点前推出新的保险产品 , 获得净增市场 , 成了掌握未来的门票 。 那么显然在自动驾驶来临之前 , 汽车厂商无一不想用UBI车险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
谁又会在乎传统保险行业的人怎么想?
【车险AI化,旧势力与新革命的未来之争】(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