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预见的是 ,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 美团等外卖平台的配送费将迎来一波调整 。 此前美团饿了么曾争相通过优惠券、免配送费的方式争抢外卖市场 , 此后虽然配送费已经进行数次上涨 , 但消费者已经习惯低于5元 , 甚至0元的配送费 。 目前不健康的外卖模型 , 导致了商家平台双双不赚钱的状态 。
虽然配送费的调整可能会影响人们的外卖消费意愿 , 但对于美团来说 , 眼下的最大问题不是外卖盘子能做多大 , 而是撑到新业务们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 。
美团需要模式创新
在过去几年 , 美团试图将外卖业务带来的消费者认知度与影响力 , 扩张到别的业务条线中 。
“全生态布局”是美团这一策略的关键词 。 美团之所以布局如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市场盘子小 , 甚至亏钱的业务 , 就是因为要覆盖消费者日常生活的全场景 。
此前 , 美团的全场景逻辑在本地生活业务中表现不错 , 其占据利润大头的到店酒旅业务 , 便是美团的成果之一 。 2021年前三季度 , 到店酒旅业务为美团提供了37.8亿元的利润 。
但随着黑天鹅事件对于出行持续带来负面影响后 , 到店酒旅业务增长乏力 , 美团在本地生活业务方面似乎难以找到新的突破口 。 因此 , 美团将目光转向了零售生意 。
美团的零售生意包括社区团购、电商平台等 , 这一部分在财报中被归到“新业务及其他”部分 , 2021年前三季度中 , “新业务及其他”亏损109亿元 , 是2020年同期亏损20亿元的4倍 。
美团是否能将在外卖业务等本地生活上的优势 , 辐射至零售业务中呢?目前来看 , 还没有明显成效 。
以美团重仓的“美团优选”为例 , 虽然目前成为社区团购的头部选手 , 也是业内认为发展较为稳定的优质平台之一 , 但美团优选的崛起原因依然为社区团购这一业务线的优势 。 如早期的资金储备带来的扩张与补贴 , 后期的品控、供应链、团长运营能力等 。
人们选择美团优选的原因 , 与是否是美团外卖用户关系不大 。 大部分美团优选消费者早期同时也是多多买菜、橙心优选等其他社区团购平台的用户 。
可以说 , 即使美团本身已经是一个超级平台 , 但其零售业务依旧需要重头建设 , 包括供应链、仓储物流等各个方面 。 无论是后端的供应能力 , 还是前端的不同业务线相互引流 , 仍处于探索阶段 。
目前来看 , 美团在未来几年或将迎来持续的巨额亏损 。 以2021年为例 , 前三个月美团总亏损为101亿元 , 其中美团在新业务上亏损109亿元 。 要知道 , 2021年的社区团购市场已经全面禁止C端补贴 , 这意味着在无序混乱的烧钱结束后 , 美团的新业务每年依旧需要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支出 。
在美团外卖业务或将由盈转亏 , 酒旅到店业务增长乏力 , 而社区团购、电商等新业务的盈利又遥遥无期的时候 , 美团还能撑多久?
【美团外卖,难降佣金】根据美团财报数据 , 截至2021年9月30日 , 美团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与短期理财投资的结余分别为人民币509亿元与人民币700亿元 , 合计1209亿元 。
这给美团带来一定的缓冲期 。 但在账上资金烧完之前 , 美团急需进行一场结构性的调整 。
美团自身也知道 , 同城即配这种业务 , 在效率优化方面 , 存在着结构性的本质问题 。 每增加一笔订单 , 就要增加一个人力的配送班次 , 是一门典型的投入与产出呈正比的业务 。 经济倍增效应和边际递减效应 , 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 所以美团才会不断探索零售、电商等能够产生规模效应的新业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