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说:
小布不会告诉你,这里是钦州某个角落 。瀑布飞流直下,山谷曲径通幽,谷顶古树良居!!
太平仙女庙位于灵山县太平镇九冬塘村东南,仙女岭与岑茶岭之间坳顶的仙女岭一侧古道旁 。清朝同治年间立庙,又称仙姑祠 。最近重修一次,从1985年商议动工至1987年告竣 。庙宇高踞悬崖之上,建筑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 。坐南向北,东面门楼侧开,围墙内开敞式神殿,砖木结构,居中供奉仙女塑像,东南廊壁镶嵌碑刻4方,前门楼石刻对联1副 。仙女庙原来是就仙女亭扩建的,而仙女亭前身其实是一个为过往行商之人供应茶水的简易茶寮 。

文章插图
仙女潭
仙女庙所处崇山峻岭而景物脱尘绝俗 。西北面峡谷危崖石挂,石磴道盘曲通幽,古称“上山云牵衣,绝顶衣铺云”,引人入胜 。半天高处“四面峰回青似幛.千樟树暗绿为天”,岑茶岭、英雄山、仙女岭、松柏岭环围,竟是一马平川的船形盘地 。田畴百顷,山涧中流,至坳顶夺隘而出 。落差30多米的瀑布,注水形成一个水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深潭,然后奔流出山汇入太平江,这就是被誉为灵西胜景的仙女潭 。那山隘水口宽约7米,上面原来有一道远古地壳运动形成的天生桥,现存最早的《灵山县志》清朝康熙壬子(1672年)本记载:“长二十丈 。世传有仙女游此,又名仙女桥 。”与此相关的地物也顺应得名仙女岭、仙女坳、仙女岩、仙女潭、仙女井、仙女江、仙女岩路 。

文章插图
仙女潭
“仙女岩路上通南宁,下通陆屋、北海”,“由旧州三十里至上井圩,由上井圩三十里至太平圩” 。这是一条由古代海盐走私山路发展而成的捷径 。后来,许多达官贵人冲着这里的美景和仙迹,往往避开官道坦途不走,宁可爬山履险,也要潇洒走一回 。明朝时期有个名叫胡鳌的廉州知府赋《仙人桥》诗怀古纪行:“驰驱春日道.徒倚水云边 。野酌真堪赏,山花亦自妍 。石桥分合处,仙迹古今天 。感慨伤前事,兵戈说昔年 。”

文章插图
仙女坳和仙女亭
清朝康熙年间的廉州营守备张之英也留题《游仙桥》观感诗:“异口凌空嵌,危桥望里悬 。幽深不可测,奇突似将巅 。泉韵和松籁,山光杂紫烟 。偶来访仙客,直待月明还 。”清朝乾隆四十三年至四十六年(1778-1781年)任西乡巡检司巡检的冯可宗,捐俸修仙女岩路,“甃砌石磴数十级,行人称便” 。调离时乡人要他留下1只靴缯,并在巡检司署前建遗爱坊以资纪念 。道光年间,旧州练(今旧州镇)、宋泰练(今属太平镇)的乡绅联合倡修仙女岩路,并建茶亭施茶,宋泰乡的两个文士分别赋诗刻碑纪事:
重修仙女路诗
突兀层岩倚翌屏,崎岖曲径近仙灵 。
者番凿石殃三窟,昔岁开土仗五丁 。
值使羊肠成坦道,休疑螺髻失真形 。
霜寒潦尽行人过,瀑布声当玉佩听 。
(贡生伍仕麒)
题 仙 女 茶 亭
乐峙连冈峻,面临峭壁青 。
千寻悬瀑布.九节上山亭 。
谷鸟窥檐语,岩光拂槛馨 。
吾歌惭独拙,一笑谢山灵 。
(禀 生 仇 开 成)

文章插图
现在所见的仙女庙楹联“石凳横铺成坦道,山泉直泻挂层岩”,也是当年伍仕麒为茶亭撰写的,不过原作是“石凳百磐成坦道,山泉千尺挂层岩” 。旧州方面的主事人施显廷认为原诗用典平淡欠气势,就改动了两个词,仍用伍士麟的表字“石亭”署款镌刻,一对平素要好的文友竟为此反面,对簿公堂,后来几经亲朋调停劝合才私了,况且既成事实,伍先生无奈也只好回颜转笑作罢 。
- 一起来“修仙”,做个易瘦体质可好?
- 博白六阳岭风水讲解 博白风水先生
- 揭露广州岭南“海淘镇”的秘密
- 鄂N是哪里的车牌 鄂88888是谁的车牌
- 古风美女仙气 古风水晶女孩惊艳了时光
- 池里的王八 八仙池风水
- 风水中宫位置图 左仙宫风水图
- 仙庾岭 八仙岭风水
- 翟山鹰讲中国文字 翟山鹰讲如何读懂风水
- 仙人掌的风水作用与功效 仙人掌的风水寓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